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4章 官职(3/3)

作者:自强不息
懿就有不祥之兆的感觉。但是,事实上,随着部队回师的司马懿并不知道在洛阳的曹睿已经于12月8日的时候得了重病,此时,司马懿正跟随着得胜归来的大军走到汲县(今河南卫辉),《晋书》上说的是白屋,我无法知道白屋的确切位置。

我们不知道曹睿年纪轻轻的究竟得了什么病?有人说按史书记载曹睿36岁死亡,就不可能是曹丕的儿子。没进行深入考证。由此联想到甄洛的被杀可能与曹睿不是曹丕亲儿子有关,继而一想,似乎这种说法也说不通,既然明知儿子不是你的,还让他继位?

为何下此杀手呢?又都是些陈年旧账,不提也罢。如今,反正是曹睿得了急病。

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说到两个人。很多年以后,当读史的人为司马懿夺权扼腕叹息的时候,也同时把鄙夷的眼光投向了这两个人,他们是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两人相当于当时的宰相)。

刘放年轻的时候曾经说服自己的上司投降曹操,就一直在曹操身边服务,《三国志刘放传》记载他:善为书檄,三祖(曹操、曹丕、曹睿)招命有所招喻,多放所为;而孙资呢,曾经是贾逵(字梁道,魏国重臣兼忠臣,儿子贾充却和司马家一个鼻孔出气,贾充的女儿就是有名的臭婆娘贾南风)的同乡,贾逵力

劝孙资出仕,曹操第一谋士荀彧一见之下,大为激赏,同时,孙资不念旧恶,为人宽厚。他们两个在曹操时代就是贴身秘书,深得曹操信任,到曹丕时候,曹丕也是十分喜欢,曹丕的时候创设了中书监一职,就叫刘放担任,安排孙资做中书令,同掌帝国核心机密;明帝时候,二人更是赢得明帝的欢心,两位历仕三朝,眷顾不减,可见为官、处事、文字写作和协调能力不同寻常。但是,估计也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这也难怪,也是一般秘书的通病:身在兵位,常为帅谋——出的一些主意必然会损害一个人的利益;自己只能忠诚于领导一人,难免有时有狐假虎威的嫌疑,即使你自己没有,别人也看着不顺眼;秘书本身不是一方大员,没有实力,一旦大树倒掉,你什么也没有。

曹睿刚有病的时候,打算任命曹宇为大将军,连同统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五人共同辅政。曹宇过去一直不太出名,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看看和曹宇有关系的,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曹宇是曹操的儿子、魏明帝的叔叔、曹冲的同母弟弟,曹宇的儿子后来入继大宗,就是曹魏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常道乡公曹奂——他父亲、哥哥、侄儿、儿子都是皇帝。根据正史的记载使得我们留下了一个印象:这个曹宇是个拿不上台面的阿斗,只想做一个王公贵族,享享清福,根本不想做帝国的总司令。据说,在被任命为大将军的4天时间里,曹宇费尽心思想怎么把这个大将军推掉,反复对病中的皇帝说自己能力不行等等。按照这个推论,以后事情的发展,起码曹宇是主动退出的。但是,事情真是这样子的吗?

如果是这样,那你曹宇难道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您老也不想想,为什么皇帝会考虑把你任命为大将军吗?还不是他担心“儿子”年龄小,外姓人不可靠,要你这个长辈压住阵脚吗?作为臣子,在关键的时候,叫你上你不上,你光考虑你自己,领导会对你怎么看?你这叫忠心吗?也许本来曹睿就性格急躁,并且又是在病中,曹宇的推让让这个一直以来对其关爱有加的皇帝侄子不耐烦了,这中间似乎还发生了其他一些事情,促使曹睿在4天以后又罢免了曹宇的大将军官职。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男尊女贵 系统体验员 重生之变废为宝 39度2,轻微撒点野! 原神:用崩坏干翻天理 偏执老公霸道宠 大隋风云 末世穿梭 痴情王爷的爱妃 婚然天成:首席蜜爱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