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的记载是刘放对曹睿说曹宇自知不是做大将军的材料。即使有推辞,也许曹宇的推辞是一半是真心,一半是假意。说真心吧,自己从未带过兵,自己的头上还有个帝国第一军人司马懿老前辈,也不好做;一半假意吧。因为在此期间,曹宇还建议魏明帝下诏让司马懿直接回关中,要得胜回京的司马懿不在回京述职,直接从帜关(河南省济源市西,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称为“陉”,其中,军都陉、薄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去长安。这种安排,明的说是关中地理位置重要,时时刻刻离不开你,实际上,就是不让你留在中央。因为,我们看看地图就知道,去长安走洛阳也顺路啊。何必如此呢?曹宇的心里是在担心司马懿,虽然司马懿是总司令,但是我把你弄到地方上,你充其量也只是个西北军区司令。
史书上这一不经意的一笔,也让我们知道了一点,那就是:此时的曹宇不仅在考虑着作为大将军需要考虑的事情,而且也在做着属于大将军的工作。
说曹宇坚决不干,实在是无稽之谈了。
接着,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曹睿之死
要说清楚其间还发生了什么,那就还得说说另外的四个人:中央禁军总监(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骑兵指挥官(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夏侯献,不知道他的出生本末,是中央禁卫军的总司令,三品。曹爽,四品武卫将军,属于禁卫军将领。曹肇,四品屯骑校尉,属于野战军将领,是野战五校尉之首。秦朗,四品将军。
除了夏侯献,由于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不知道的背景,但是肯定是夏侯惇、夏侯渊家族之后。曹爽就是后来的大将军,前大司马曹真的儿子。曹肇,是前大司马曹休(与吴国石亭会战战败的那个)的儿子。这个曹肇,《三国志》上讲,有当世才度。并且,曹肇有“殊色”,就是长得非常好,和曹睿是很好的玩伴,吃住在一起。(可以说是曹睿的男宠,同志)有时候,两人打赌,赌皇帝的一件时装,结果皇帝输了又舍不得给,曹肇就直接爬上御
床拿走,可见,两人亲密无间。秦朗,就不用多说了,前面也说过,他妈妈是关羽的梦中情人,结果让曹操一见之下笑纳了,秦朗也成了曹操的干儿子,一直是魏国的近臣,并且立有军功。
这些个人,哪一个不是嫡系?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一头是,刘放、孙资长期处于权力核心,另一头是这些个皇亲国戚,在这些皇亲国戚眼里,你刘放、孙资算老几?还站在我们头上?——矛盾自然而来。
夏侯献和曹肇在皇宫的角落里嘀嘀咕咕,双方也是素来就有恩怨,当二人看到刘放、孙资走了过来,就对着皇宫里专供公鸡晚上睡觉的树,指桑骂槐地说:“公鸡占这棵树也够久了,看它还能再占几天?”——明摆着说给孙刘二人听的。
这句话不打紧,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着实令人眩晕,《汉晋春秋》上记载的就更为惊心动魄。梳理《三国志》有关人物的传记、《资治通鉴》、《汉晋春秋》等书,当时的情况大约是这样的:夏侯献和曹肇关于公鸡栖树的谈话,成了刘放和孙资反击的直接导火索。
甲申这一天(12月27日),大将军曹宇从皇帝住的大殿里出来,找曹肇说个事,这时候,皇帝身边只有曹爽伺候着。刘放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找孙资商量向皇帝建议重新任命辅政大臣,孙资说: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啊。刘放说:我们都将要进汤锅被杀死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干吧。说完就拉着孙资冲到病中的曹睿面前,哭着说:皇帝您呼吸微弱,一旦有什么不合适,天下您要托付给谁啊?
曹睿说:你没有听说托付给燕王曹宇了吗?
刘放说:陛下,你忘记了先帝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