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八十二、三国归晋(3/5)

作者:南门太守
中华书局,1982。

[2]陈寿。 三国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范晔。 后汉书[]。 北京:中华书局,1965。

[4]房玄龄等 。 晋书[]。 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常璩。 华阳国志[]。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6]司马光等。 资治通鉴[]。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熊方等。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 北京:中华书局,1984。

[8]钱仪吉。 三国会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卢弼。 三国志集解[]。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0]梁章钜。 三国志旁证[]。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11]严耕望。 两汉太守刺史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郦道元。 水经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刘义庆。 世说新语[]。 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李昉编。太平广记[]。 北京:中华书局,1961。

[15]严可均辑。 全后汉文[]。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严可均辑。 全三国文[]。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7]诸葛亮。 诸葛亮集[]。 北京:中华书局,2002。

[18]曹操等。 三曹诗集[]。 山西: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

[19]俞绍初校。建安七子集[]。 北京:中华书局,2005。

后?记

钟情于三国,缘于少年时的经历。

我出生在皖北的美丽古城亳州,那时还叫亳县,是个大平原,到处是河,小时候经常在河里游泳。上学后得知常去的那条河是涡河的支流,涡河是淮河的支流,1800多年前亳州人曹操曾在涡河边居住,也常常在河里游泳,还在河里遇到过鳄鱼。

这些勾起了我的好奇,也让我对曹操、对三国的历史有了特别的关注。后来离开亳州到外地求学、工作,但亳州城南那一个个巨大的“曹氏孤堆”以及城里的曹操运兵道常常浮现在脑海里,于是遇到与三国历史相关的书籍、文章总喜欢收集起来,外出途中凡有三国遗迹的地方不管多麻烦也要想办法绕道去看一看,日积月累、心摹手追,三国竟然成了我业余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不知不觉地积累着,读了数千篇与三国有关的文章,搜集了数百本与三国有关的书籍,做了数不清的笔记,画了一张又一张“三国地图”、三国人物关系图,也先后去过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数十处三国遗址,一开始纯粹出于爱好,后来逐渐有了把学习的心得用文字写下来的想法。

大约在2009年5月前后,我第一次把学习体会以帖子的形式发在了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专栏,立即引来广泛关注,网友们给予了众多好评,受此鼓励,我坚持写了下去,这就是《曹魏帝国》的长帖,连载到一个月左右,一家出版公司在网上留言,询问我是否愿意将该文整理出版,这就是后来《曹操秘史》的第一部。该书出版后我继续在天涯社区连载这个长帖,根据其又整理出版了《曹操秘史》的第二部和第三部。

在出版《曹操秘史》前我也出版过一本诗集和一本散文集,并在2005年加入了陕西省作家协会,传统的出版方式是:一本书自己埋头写完,之后交出版社审稿、修改和定稿,整个过程中没有读者的参与。而网上发帖最大的好处是读者可以参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重生八零幸福时光 神探:睁开双眼,我被铐在审讯室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蜀山魔门正宗 我的霸道监护人 那些年我们弄死的白莲花[快穿] 深海余烬 科技大唐 从武道功法开始模拟神话 夫子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