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三章 儒、道、佛之争 上(1/3)

作者:太行情雪
《尚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孔颖达和颜师古兴奋欲狂,哪里还有一点儿大儒的气质,楚风看的头皮发麻,他可不想明清两朝那酸儒形象提前出现,如果真要这样,自己可就是千古罪人了,楚风便道:“孔先生,两位为何如此高兴,难道这两卷书所提及的观点真的那么重要么?”

孔颖达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淡然道:“楚公子久居海外,自然不知道中原这几百年来的辛秘,自魏晋时阮籍、嵇康抬庄贬儒,对我儒家发动空前绝后的猛烈攻击。

阮籍在《大人先生传》提及‘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浑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寰区之内,亦何异夫虱之处挥中乎?悲夫!而乃自以为远祸近福,坚无穷也。亦观夫阳乌游于尘外,而鹪鹩戏于蓬芠,小大固不相及,汝又何以为若君子闻于余乎?’

阮籍讥讽儒学为‘坏絮’,为‘裈裆’,以他们竹林七贤名头,再加上当时儒学典籍的混乱和缺陷,我儒家一时难以抵抗反驳,加上儒家人伦理念确实有些违逆人之本性,其所倡导的‘仁义’不仅不如道家学说那样‘全性’、‘保真’,而且极容易将不明事理之人引向虚伪。”孔颖达长长的叹了口气,显然对儒家学说心痛到了极点。

楚风暗想,不愧是大儒,有自己的观点思维,不会死抱着教条不放手,便点头道:“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算是圣人之言也不可能永远都正确,时间在变化,神州在发展,如果儒家学说抱残守缺的话,不出多长时间必然被别家学说所代替。”楚风虽然不知道孔颖达所说之言的真正含义,但知道儒家历史,知道魏晋以来,佛道儒三家争斗不休,儒家一直处于下风,便委婉的提出改良儒学,进一步勾引两人。

楚风这番新鲜的言语果然听的两位大儒眼前一亮,沉思起来,琢磨着自己原来修订的《五经正义》是不是过于狭隘,是不是应该按照楚风所说加以完善,改变儒家和佛家道家争斗所处的不利局面。

见两人沉思,似乎意动,楚风心中暗笑,便故意道:“在下曾听闻,咱们儒家和佛道两家起过争执,不知道可有此事?”

那颜师古愤然道:“这全都要怪那该死的清谈玄风,它是以道家之‘无’作为最高思想,意欲取代我儒家之根本。虽然这在魏晋早期有一定的好处,至少是把道家的‘自然之人’作为儒学伦理的补充。问题是以无为本不仅为谈玄说无提供了说辞,而且为儒道纷争埋下一重要伏笔。”

见楚风迷惑不解,颜师古便解释道:“在裴危页的《崇有论》中,遗弃了王弼‘名教’本于‘自然’的天人学说,直接从有出发,认为‘有’才是最高至理,他认为大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方以族异,庶类之品也。形象著分,有生之体也。正是如此,才维护了咱们儒家伦理的合理。这样也就罢了,偏偏这个裴危页多此一举,他在书中写着‘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老子是谁?是道家先祖,这不是抽道家祖师爷的耳光么!”

孔颖达制止颜师古继续说下去,插话道:“裴危页的《崇有论》也是为了挽救儒学,虽然大大得罪了道家,却把儒家从玄学清谈之中拉了出来。”

楚风心道,看来儒家在和道家争斗中落在下风了,也罢,再给他们加把火,便道:“原来如此,那要多感谢裴危页这位前辈,儒学才没有陷入那中不切实际之风,不过从我楚家典籍中看到,中土神州似乎还有一股微小的流派,叫什么佛门的,但是我在扬州、洛阳二地却发现这佛门影响不小啊,不少百姓都相信佛门,认为他们是来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