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道德经》第二章参悟(1/2)

作者:百五先生
第章:圣人合道无为不争

【正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词非儒家专有。

有称作圣人的,安处于天地间的和气,顺合于八风的变化,让自己的嗜欲喜好同于世俗,也就不会产生恼恨的情绪,行为并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受世欲牵制。在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不让思想有所负担,务求精神安逸愉悦,以悠然自得为已功,形体不会衰惫,精神不会耗散,也同可活到百岁。

合道:这个大家都能说出

合道━━万物和谐之根本 《道德经》揭示了道是万物产生存在的根本,万物和谐必须合乎道、合于道的规律,并由此昭示人们:包括人与社会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和谐,其根本在于合道。

虽然天地万物都是因道而生、因道而成,但对于宇宙间的各种事物来说又并非只是完全一样的,它们除了具有道的共性之外还有其道的个性。所以对每个具体特殊的事物来说,它一方面是在天地之大道中产生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其特殊的小道来体现独特的个性。事实上,也只有既遵循事物普遍的大道,又体现其特殊的小道的事物,才能在世界上正常生存、顺利发展,宇宙世界也才能和谐共存。故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如能各由其道,各顺其理,各则其法,则天地万物能因之而生,因之而成,浑然一体,和谐共存。

结合自己实修可知

合道:分三个方面,人道,地道,天道

逐步升级

无为:由此可见,无为绝非无欲

让自己的嗜欲喜好同于世俗,也就不会产生恼恨的情绪,行为并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受世欲牵制

----------------------------------------------------

这句话说明,无为是知有欲,而不脱离世俗,但不受限制,不执迷有

无为:我们在第一章也说了,在俗世,知有欲,努力奋斗,让家庭亲人幸福,这是应该的,作为人的本分,可贪污,包小三,这就不对了,是的泛滥,不合道,会出问题,不长久。

无为在修炼中的解释,可不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那叫石头,叫昏沉麻木不仁

坐一万年还是石头

修炼中的无为,详细的指:

此自然造化为真种子,非臆想也。

知而不守,知道有它,而不守它,谓之观察法。

自然而然,守住这一清静自然叫勿忘,顺应这一清静自然叫勿助。

勿忘勿助是很关键的,即不能主动去推动它,而要等它自动运转,但又不能去完全忘记它,忽视它的存在,(知而不守)不然它就完全不会产生变化了。

这里与量子力学是相通的了,当观察者观察一个事物时,它的波函数就会坍缩,然后就会产生变化,如果不管观察它,它永远是处于混沌状态而不会变化。

因为丹法涉及到了物质细微的东西,所以会有很多与量子特性相通的地方。

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语出自《老子》。全句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