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 何所归(1/3)

作者:辈水车薪
浅秋,江南的天气飘忽不定,这为诗意盎然的水乡平添了几分浪漫。如梦的召唤,似心的皈依,来到了魂牵梦萦的乌镇。

到古镇已是黄昏时分,在一家民宿入住,老板娘随即递上了一根冰棒。丝丝清凉之中,勾起了童年的一丝记忆,即刻对这里有了亲近之感。

在我的眼里,乌镇似一幅水墨画。一张巨大的宣纸铺在古运河边,点点墨滴在纸上,蘸着那水网密布、经年不息清澈之水,经过数千年的晕染,浓淡相宜,将黑与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描绘出小桥、流水、人家。

水墨画浸透着历史的墨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镇钟灵毓秀,名人荟萃,才人辈出。梁朝的昭明太子,曾在这里筑馆读书多年,编撰了著名的《昭明文选》。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文学巨匠茅盾先生……都是乌镇人,无不透着一股股书卷之气。乌镇人崇尚读书,自宋至清的千年里,已有进士64人、举人161人、贡生160人。他们从水墨画中走出,又为水墨画添色,使画更显厚重。

水墨画是灵动的。夜幕缓缓降临,古镇的灯光次第点亮。雨也赶来了,淅淅沥沥的。撑一叶乌篷船,悠悠荡漾在河面上。这乌篷船真如其名,篾片编织的船篷漆成了黑色,罩在船体上。吱吱呀呀的桨声,应和着雨点打落在乌篷上的声响。雨滴在水面上泛起了涟漪,立刻融入了划楫的层层波纹中,就如绸缎般绵柔丝滑。船是小河上的精灵,船上的点点灯盏,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

水墨画也有亮丽的色彩。两岸人家尽枕河,既一间挨着一间,又错落有致。屋脊上、桥洞里、长廊边、水榭中,五颜六色的景观灯,勾勒出曼妙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后轻轻地晃动,亦真亦幻。从屋上垂下的一串串红红的灯笼,随风摇曳多姿,为水墨画增添了一抹抹亮色。这画,水上是工笔,水下是写意。

桥是水墨画中不可或缺的。古镇桥很多,且形态各异,或优雅别致,或风情万种。有平桥,也有拱桥,有单孔桥,也有多孔桥。有的轻灵小巧,如小家碧玉;有的端庄大气,如大家闺秀。千百年来,桥洗净铅华,犹如一位长者,静静地躺在河上,听着潺潺河水流经,听着不同的脚步声,也听着桥上人的感悟。桥被各式的伞点缀着,特别是情侣合用一把伞,相互依偎,说着悄悄话,却被这位长者“偷听”到。他们诗意了桥,桥也生动了画。

小巷延展了水墨画的意境。雨只是丝丝的,可撑伞,也可不撑,一个人漫步在瘦窄的小巷。雨湿润了光滑平坦的石板路,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清光。那斑驳的墙体、幽深的院落,虽在千年风烟中失去了光泽,但风韵依旧。就是这“旧”,才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吸引着各种肤色的人们。两边清灰素淡,湿润的风漫入心扉,杂乱会被瞬间抹平,纵有万千心事也会乌有。静静地站在一盏路灯下,默诵着《雨巷》,细细体味诗中那朦胧而幽深之美。

一抹“蓝”点缀着水墨画。挂着几层楼高的蓝印花布条,成了特有的风景。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尔后制成了各式物品,诸如衣服、头巾、折扇、桌布、门帘、雨伞、背包一类,随处可见。这花纹中透出精致,蓝色中透出古朴,乌镇人就是这么聪慧灵巧。穿着蓝印花布衣裳的女人们从眼前走过,忍不住要多看上几眼,因为这里才是原汁原味的。那袅袅婷婷的身影,显露出的是江南女性的韵味,蕴含着隐隐的俏皮和灵气。

水墨画弥漫着幽香。巷口浮动着清香,那便是姑嫂饼、定胜糕等土特产,这些名字一看就有故事。走累了,可找一家茶座临河而坐,嗅着水的气息。泡上一杯杭白菊茶,点上几道点心,一股淡淡的菊香涌来。此刻,咖啡屋飘出了一曲江南小调,清音宛转悠扬,更觉余味久长。

水墨画充盈着人情味。回到民宿已近午夜,“空调模式放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