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六紫霄峰上
王屋山紫霄峰,上方院。
一位鹤发童颜的道人望着山间云卷云舒,一言不发。他身后的三人也是定定地站立着,等着道人开口。一位是身着便装的老者,目光极其锐利;一位是身着绣金道袍的模样妖娆的年青道姑。还有一位,赫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
“师父,你倒是说话呀,皇兄都等急了。”道姑颇为大胆,走过去拉着近百高龄的道人撒娇。
数月前,大唐钦天监观看到两颗流星坠地,一颗落入大唐境内,一颗深入突骑施部腹地。钦天监官员难以堪破天机,只得向玄宗皇帝禀报。玄宗只得請动自家妹子的老师,也就是那位神仙般的老道,预测一下吉凶祸福。等了几个月,依然得不到老道的答复。
“无量天尊,”老道唱了一声道号,“持盈,不是为师吝啬,这次天降流星,委实来得怪异,连为师也难以看透,还害得张相亲自来王屋山。”
说完,老道又想便装老者施了一礼。
年青道姑便是玉真公主,那个便装老者更为有名,就是大唐有名的贤相,外号“张曲江”的张九龄。玄宗皇帝苦等几个月,还没老道的回信,只好把张九龄派到灵都观,拉上玉真公主和李白来找老道。张九龄的眉毛跳了几跳,手捻着胡须思索着。“白云道长,我这也没法回去交差啊,难道连您也看不透?”
这可奇了,白云道人号称陆地神仙,向来为大唐历代皇帝所推崇,这世上还有他不知道的事?
“老道要是什么都知道,那就真的是神仙了。”白云道人呵呵一笑,“正所谓天机难测,凡人哪能妄加揣测?我观二星一东一西,隐隐有相互牵制之意,最少不是什么坏事。”
“别顾得谈事了,省得冷落咱们的诗仙。”白云道人把目光投向李白。有玉真公主和张九龄在场,李白还真插不上话。“僮儿,把上好的清茶沏好。”
四人围坐在石桌旁,远处白云翻滚隐隐露出青山一角,几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玉真公主举起第一杯茶。“师父,皇兄谢谢您当年的指点。”
“都是陈芝麻烂谷子了,提它作甚?”道人点点头。当今皇帝不忘当年的恩情,老道还是很欣慰的。白云道人,道号白云子,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他还有一个俗家名字:司马承祯,在大唐是神仙般的人物。昔日李隆基对韦后用兵,正是請动老神仙白云子为他选定起兵时机,才一举夺取了天下。事后李隆基大加封赏从龙之臣,原兵部侍郎崔日用、宝昌寺僧普润、前朝邑尉刘幽求、果毅都尉陈玄礼、大太监杨思勖都有赏赐。唯白云子司马承祯大袖一挥翩翩而去,往王屋山修仙问道。玄宗皇帝念其功劳,在紫霄峰为他修建了上方院。
一说起往事,张九龄和李白只有听的份儿了。白云子微微笑道:“那杨老狗还没死?”白云子说的是那个横竖看他不顺眼的老太监杨思勖。玉真公主嫣然一笑,如盛开的华贵牡丹,看得李白直了眼,连偌大年纪的张九龄都微微动容,只有白云子一副风轻云淡不受影响。“师父,你要听大将军的原话吗?”
杨思勖比白云子仅小十余岁,也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两人斗气,颇有些老小孩的意味。白云子呵呵一笑,“那厮嘴里能吐出什么好话?但说无妨。”
玄宗皇帝眼前有几个狠角色,杨思勖算一个,高力士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陈玄礼。昔年李隆基未起兵前,已派杨思勖在宫里笼络韦后身边的人,把陈玄礼安插在禁军中做卧底。
玉真笑道:“大将军说了,你这条老狗都不死,他怎么舍得死?”
“噗”李白张九龄一口茶水喷出多远,好悬没呛着。白云子愣生生揪掉了几根花白胡须。这就是两个老小孩在斗气嘛。
“好好好,”白云子又恢复神仙般的仪态,“回去跟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