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1 分析会议(二)(2/2)

作者:金属裂纹
人口密集的城市。”

“沿海地区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成规模的巨虫出没,海里虽然没有昆虫,但是有不少节肢动物,好在监测没发现水生节肢动物有巨型化的预兆,这无论对我国还是其他沿海国家来说,都是个不错的好消息,我不敢想象海里那些虾兵蟹将长得跟蓝鲸一样大,是多么可怕的场景。”

“这是什么原因?”一位与会者好奇地问。

“可能是因为海水太咸,膨化病毒不耐盐。”徐家业说得幽默,却硬是没有一个人有心思笑。

“有根据吗?”那人又问。

“有,我们做过几次实验,海水确实可以有效杀死膨化病毒,但是这一点除了能保证海洋生物不变异,并没有其他用处。”说到这里徐家业顿了顿,“但是这个结论在研究中心内部也有争论,争论的原因是太平洋几个岛上出现的巨型陆蟹。”

“巨型陆蟹?”几个与会者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是的,严格地说,是一种生活在滩涂上的蟹,它们的体形发生了巨化,因为滩涂一天里有半天淹没在海水之下,所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海水不能杀死膨化病毒,至少不能杀灭生物体内的膨化病毒,不过所有的数据全部来自国外的研究,目前还不能确定研究结果是否准确。”

众人一阵窃窃私语。

沿海是国家的经济精华所在,一旦海洋生物加入巨化行列,后果难以预料。

一号首长轻轻敲了敲桌子,众人立即把嘴闭紧,一号首长说道:“不管膨化病毒对海洋生物有没有影响,沿海城市必须有所准备,及时建立观测站,防患于未然……还有吗?”

“有,我们还发现,巨虫的行动很有规律,一般都是从海拔较高的地区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前进,这很可能因为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低,氧气含量不如低海拔地区,而昆虫的巨化体形,需要更多的氧气;还有一种猜测是昆虫属于变温动物,而海拔越高的地方温度就越低,低温不利于昆虫的行动。”

“这个发现有什么意义吗?”一位与会者好奇地问。

徐家业回答道:“高海拔地区人烟稀少,低海拔地区才是精华所在,掌握巨虫的行动规律,有助于提前建立防线,及时阻击巨虫。”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