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宛城有食」……然则我又再问,人人皆说是听闻他人所言,可究竟是谁说的,却无一人得知……』>
『什么?』廖化睁圆了眼,说道,『莫非是……』>
诸葛亮说道:『当下此地需加强筛选,严加防范奸细混杂其中……此外,某最为担心的便是……宛城若是不备,恐有难!』>
廖化脸色严峻,沉声说道:『孔明言之有理!此事当急报镇军将军!』>
……?|·?·|?*~●……>
当阳。>
孙曹双方的激斗,染红了这一方的天地。>
『曹军动了!』负责了望的周瑜兵卒高声大喝道。>
周瑜望去,只见曹军营地之中旌旗晃动,然后旋即开出了一队人马,当先便是一个『曹』字战旗迎风飘荡,甚是醒目。>
『曹氏?』周瑜微微皱眉,然后问道,『能看清是谁在统领么?』>
每家军队之中,都有一些目力较强的兵卒,专门负责眺望,凝神分辨了片刻之后回禀道:『似乎是曹仁曹子孝!』>
『曹子孝?』周瑜一愣。>
如果说这个时刻,曹军大营内出战应对的并非是什么曹氏夏侯氏的大将,那么周瑜就几乎可以判定说曹营是个空壳子了,毕竟程普不是一般的江东将领,要是连程普都只是派遣一些杂名将校来应对,要么就是曹军轻敌,要么就是已经无人可派……>
以曹操的军事素养,轻敌的可能性并不高,而另外一种有意放水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毕竟谁都知道半渡而击效果最好,难不成曹操连这个都不懂,原本可以损伤一百就可以完成的效果非要死上一千?>
可是现在曹营之中曹仁杀了出来,这就让周瑜心中不由得有些动摇了起来。莫非是曹营之中,还有比曹仁更大的将领在值守?>
周瑜皱眉沉思,又将自己原本的思路来来回回整理了一番,忽然笑道:『文珪何在?』>
潘璋听闻周瑜发声,连忙上前:『末将在!』>
周瑜用手遥指,朗声说道:『某与汝三千兵卒,可敢从此地泅水突进曹军大营?!』>
潘璋哈哈大笑:『有何不敢?!但请都督下令!』>
周瑜当即分配了三千兵卒给潘璋,旋即潘璋就宛如猛虎脱栅一般,带着三千江东甲士,既不是走曹真浅滩那边,也不是汇合程普那一侧,而是直接奔到了当阳河边,开始卸甲,准备泅渡!>
江东兵,多半都会水,而且水性都不差!>
一条当阳河,既没有大河那种波澜壮阔,也没有大江的汹涌澎湃,只是一条分支河流,对于一般人来说,横渡这样河流当然不容易,但是对于会水的江东兵来说,肯定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将战甲先脱下,便可以泅渡过去了,然后再用绳索将战甲调送过去就成了。>
当然,这样的举动比搭建浮桥还要更夸张,也更容易受到攻击,可偏偏周瑜此举,击中了曹军上下的薄弱环节!>
因为和江东兵相反,曹军上下大部分人都不会水,不管是将领还是普通的兵卒,都是旱鸭子,对于这些人来说,河流便是天然的屏障,不管是曹仁还是韩浩,都没有想过可以直接游过河,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之中,从水深之处没有任何装备器具,想要过河根本不可能!>
因此曹真被牵扯到了上游浅滩之处,曹仁又被吸引到了下游河湾浮桥,周瑜从中间派遣潘璋直接泅渡,切切实实的就击中了曹军战术上的盲点。曹军在这个方向上根本没有防备,没有人想到周瑜会这样进攻!>
要攻击半渡而进的敌军,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