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七章 名士风流(1/4)

作者:贾柳道
进入大门但见古柏苍苍,道旁右方绿荫下树立着几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碑身及碑帽通高三米半左右,宽约一米,厚约二十五公分,下有碑座。碑帽的云纹雕饰,石质为峡石,但见石碑上刻着“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其书法浑厚笃实,遒劲端严,既有柳体笔韵,又自具风格。

“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公本系在简策,大名盖天地,不复以云。当汉祚衰陵......”

看着碑文,眼前浮现出诸葛亮那为国为民劳累至死的感人场景,方连山不禁大声地朗读了出来,读得是抑扬顿挫,感怀至深。

“哼!显摆什么!我们又不是不识字!”庞以玄虽被这文章内容与激情朗诵深深感染,嘴上却冷冷道。

“方公子,你读得好感人啊!”薛菡眼眶泛红。

“可其中的意思我有些不明白......”成语嫣有些疑惑。

“小姐,”方连山正要回答,庞厚启却上前拱手,“在下庞厚启,此乃小弟庞以玄。请容在下为小姐解说一番。”

“两位庞公子有礼,”成语嫣亦盈盈回礼,“小女名唤成语嫣,此乃吾弟成立辉。公子盛情,小女子感激不尽!”

“成小姐客气了!能为成小姐解说是在下的荣幸!”庞厚启激动得满脸通红,“此碑讲的是:当汉末大乱,群雄纷争之际,士人奔走献策唯恐不力,诸葛亮独高卧隆中,自比管、乐,一旦刘备三顾,诸葛亮便以《隆中对》“一言而定其机势”,确立三分鼎立的大计,出手不凡。斐度赞扬诸葛亮革除弊政,执法公允,任人唯贤,治戒讲武。他认为经诸葛亮的苦心治理,僻陋的蜀汉政令划一,道德风行,一跃而为殷富之国,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作者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认为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假如上天再给诸葛亮一些时间,必能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铭文为骈体,四言为句,共六十四句,铭文将诸葛亮比于前代名臣伊尹、姜尚、萧何、张良,盛赞其不朽业绩。最后,铭文称颂诸葛亮功德如高山流水,长存于天地之间,长存于蜀地百姓心中......”

“讲得好!”一直被方连山的桃花运震得体无完肤的陈佐此时亦赞道:“在下陈佐,我看庞兄不像是蜀地之人哪,却对蜀汉文化了解得如此之深!”

“陈兄客气了!我兄弟俩乃洛阳人士,班门弄斧而已!”庞厚启客气回礼。

“庞兄客气了!诸位可知此碑还有个名称唤作‘三绝碑’?此碑文是百年前的裴度所撰,由书法家柳公权之兄柳公绰所书,由当时蜀中名匠鲁建所刻,文章、书法、刻工均属上乘,故被称为“三绝碑”......”陈佐为庞厚启的谦逊所打动,热情的当起了众人的“导游”。

“哥,你今天也有些反常啊!”庞以玄悄悄道:“你何曾对哪个女子如此热情过?而且,你从来也没有一口气说过这么多话啊?”

“没有的事!”庞厚启望向成语嫣的眼神却是愈发迷茫而柔和了......

“诸葛孔明实在是为天下人所永远景仰啊!”方连山听陈佐讲完后,愈发感慨不已。

“无知小儿!你可知诸葛亮害死了蜀中多少无辜百姓的性命!”却见一个蓬头垢发,衣衫不整的瘦高中年男子在众人身后喝骂道。

“未知兄台高姓大名?”方连山强压怒气,“在下何以无知?还请指教!”

“哼!”瘦高中年男子扬起头,眼睛朝天,“我乃蜀中名士苏华是也!诸葛亮自不量力,六出祁山,寸功未见,反而伤亡蜀中将士百姓无数,使蜀汉愈发贫弱,终至灭亡。此老匹夫岂不可恨!”

“住口!”方连山大喝一声,“竖子!安敢对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