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一章 空城计(1/3)

作者:贾柳道
燕王的幽州大军在城内,吴王的援救大军驻扎在城外,既不合兵一处,也不一起发兵出击,非敌非友。

辽国南侵大军还有十几万人马,其退却北山后,仿佛不是来进攻的,倒像来看戏的,既不打幽州城,也不攻援救大军的营寨。

在这诡异局面下,梁军和辽军的斥候倒是打得挺热闹,小股遭遇战时有发生,各有胜负,伤亡亦不大。

渐渐地,北山与幽州间竟出现了一条看不见的界线,双方的斥候只要一靠近这线,定会发生一场小规模遭遇战,输了的自回去,赢了的也不追。

匪夷所思的是,幽州与援军的斥候间竟也出现了这样一条隐形线……

援军虽不缺粮草,有缴获的,还有朝廷间或押运来的,但方同学依然强烈建议,以军需不足、伤亡太大为名,派出数批军士前往幽州以南各州县要粮要兵。

虽然要的数目不大,但各州县几乎皆拒绝了,声称粮草士卒俱已聚集幽州,府库空了。

前往各州县传令的军士们也不气恼,只是在各处城门以及交通要道贴满布告,大肆宣扬援军打败辽贼的大功劳,希望士绅百姓们,有粮的出粮,有人的出人,前往援军大营效力。

燕王大怒,书信斥责吴王此举是在挖墙角,吴王萧厚启回信称,前番决战,军队伤亡太大,且粮草不继,可否入城就食,以免饥寒的军士们扰民。

燕王无奈,只得送了一批粮食给援军,同时严厉晓谕幽州以南各州县听从燕王府号令,否则严惩不贷。

幽州以南,黄河以北各州县处于燕王的统治下多年,许多人早已忘记洛阳还有个皇帝和朝廷,且都认为只有燕王才是最厉害的。

此番援军虽没要到什么粮食和兵员,却似晴天响起一声炸雷,官员士绅百姓们震惊了,朝廷军竟能打败强辽,而燕王却拥着重兵龟缩在幽州城内,看来这朝廷还是很厉害的。

暗暗地,不少官员士绅秘密向萧厚启送来书信、财宝之类,对一些投靠援军的百姓,大家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想来当兵的,编入新兵队伍,交由上官胤严格训练。

对于秘密投诚的官员士绅,萧厚启很客气,不仅一一接见,还劝说众人要效忠大梁朝廷和燕王,可每天早上起来,萧厚启的枕头总是湿了一大块,那可是激动的泪水……

升为燕王府参军的苏钦趁数次出使,冒险给方连山留下一封书信,指出辽军本不善攻城,此番却是攻得颇有章法,恐有汉奸为向导。

入夜,方连山饭也没吃,只是对着地图发愣,猛地一惊,不顾伤还未愈,寻了个借口,只身前往上官胤处。

趁着夜色,在精壮斥候引路下,方连山率着上官胤、徐宝等人前往北山探听虚实。

干掉偶遇的两股辽军斥候,逼问出暗号后,众人换上辽军军装,一路直上北山。

越靠近北山,斥候部队、游骑兵等愈发密集,亏得有暗号,有惊无险,方连山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来到高处,放眼望去,辽军营寨整齐,几排车辆为墙的营区内,堆堆篝火燃起,漫山遍野的帐篷间,一列列巡逻骑兵往来穿梭。

“辽军果然强悍,夜间也戒备严密,要想偷袭,几乎没有可能!”上官胤低声惊叹,徐宝等人亦点头认同。

方连山手微微上扬,示意众人噤声后,死死盯着灯火通明的辽军营寨,到底哪儿不对劲儿……

侦察回营,方连山带着上官胤、徐宝直奔中军帐,巧了,萧厚启、李德广、蔡袭三人俱在此议事。

“臭小子!”见方连山风尘仆仆走进来,萧厚启喜得立起,“我们正着急呢!怎么样,当斥候过瘾吗?”

见方连山平安归来,李德广和蔡袭亦很高兴。

“让萧兄和两位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