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186章 辽西走廊(1/3)

作者:
这是一个阳关灿烂的日子。温暖的太阳,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和煦的微风,无边无际的青色平原,让人心旷神怡。

李翊和典韦在辽东湾边纵马狂奔,享受一下大战来临前的一刻轻闲。

这里是辽西走廊,已经逼近辽东属国。

在后世,这一带有锦州、葫芦岛、兴城、绥中、山海关等城镇扼守走廊的军事要地。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势险要,是沟通山海关内外的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征战必经之地。

但是,辽金之前古人长途旅行的足迹并未穿过辽西走廊。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大修驰道,这里只开辟了无终(津门蓟县)至碣石(葫芦岛绥中),其间的榆关(山海关)至碣石正是辽西走廊的最西段,也就是说,秦时辽西走廊并未贯通。

秦汉至隋唐各朝,从中原到东北的主要路线是出榆关再顺大凌河谷经建昌(现葫芦岛所辖)、朝阳转而向东,跨医巫闾山到东北重镇辽阳。

缘何如此?因为辽西沿海丘陵起伏,岩体广布,人烟稀少,虽有草丛毛道,仍处荒漠闭塞状态,既无重镇又无要塞,又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游牧为主,居民分散,没有较长久的地方政权。地方官吏不过是臣服中原朝廷的民族首领,朝廷和百姓没有打通辽西走廊的要求。而大凌河畔人烟稠密,柳城(朝阳)是辽西郡重镇,古人利用河岸道路发展了社会经济。

如果李翊没有来到这个时空,再过二十来年,曹操平定乌桓从柳城班师回朝,走的就是这一路线。但现在李翊来了,恐怕曹操没有再来这里的机会了。

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李翊并没有走大家出关常走的道路,而是沿着渤海湾进军。

辽东各个郡国,人口都不少。李翊正要攻打的辽东属国,虽然五个县,却有将近二十五万人口。因此,各大豪强家族的兵马都不少。如果完全的正面攻打。损失肯定小不了。

“白龙驹的适应能力强多了,好马就是好马。”典韦用力拍拍薄落津矫健的身躯,连声夸奖道。

“各部的战马现在适应的怎么样了,还有死的吗?”李翊一边擦着头上的汗,一边笑着问道。

因为这一路上大部分都是荒漠。因此,尽管幽州军的战马都是本地出产的,但也很不适应,在最先进入辽西走廊的时候,曾出现过少量的死亡现象。

为了照顾后勤部队,同时也是让战马适应环境,李翊让大军放缓了行军速度。从辽西郡的临渝出发,到辽东属国边境的五百里路,足足走了十天。这对以速度闻名的幽州铁骑来说,已经算是龟速了。

典韦摇摇头。说道:“昨天听国让说,这几天情况好多了。”

“那就好,我还担心战马情况不好,到时候打起仗来就麻烦了。”李翊舒了口气,说道,“这个郑纪过去是个做药材的商人。做商人就是不一样,头脑灵活。这次到了辽东,许多士兵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头晕发热。幸亏郑纪带了不少医匠,一路上买了不少药材,否则麻烦大了。”

典韦也叹道:“的确,没有那些医匠我们就惨了。”

正感叹间。斥候来报:“禀报主公,前方五十里就是徒河了。”

徒河是辽东属国最西面的一个县,就位于唐就水(后世的小凌河)边。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池,严格的说,这只不过是一个类似于部落聚居地一般的地方,根本算不得城池。整个辽东属国。也就是治所昌黎城有城墙了。

李翊点点头,大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准备突击!”

………………

徒河大营。

公孙章与公孙晗在大帐内悠闲的下着棋。两人都是辽东属国公孙家的子弟,负责驻守这辽东属国最西面的徒河县。

在辽东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