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零二章 定远将军(1/2)

作者: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民间的风言风语,即便没有刻意的渲染,也发展到了愈演愈烈的地步。 那些有责任上达圣听的人,此时也成了哑巴,没有人敢把这种子虚乌有之事给皇帝听。 那些御史,他们敢指摘别人,敢搞舆论,批判别人,却不敢把这样的手段用到圣上身上。 古往今来,有几个魏征?又有几个唐太宗? 尽管大臣们对此事议论纷纷,但那都是私下里的举动,并没有人敢把这件事摆到明面上来,更没有人跟圣上提及此事。 但是他们不,皇上就不知道吗? 寒夜,一间富丽堂皇的殿宇中,灯火通明。 一个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四旬男子,正站在窗前思索着什么。 他身后站着一位面白无须,穿着青色内侍袍子,手拿拂尘的男子,站在他身后的位置,紧张的等待着什么。 “你,朕,是不是老了?”他的声音,带着一沧桑,还有孤寂。在这空旷又有些冰冷的大殿中,更显寂寥。 那内侍顿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连忙道:“皇上何出此言啊!万岁正值春秋鼎盛之期,哪里就老了!要老了,倒是老奴,最近头晕耳鸣,有些不中用了。” 那人转过身来,可不正是当今天天子? 成帝打趣他道:“你个老东西,就会插科打诨。”他背着手,慢慢的走到书案后头,坐到盘龙纹的龙椅,铺开宣纸,准备写字。 内侍赶紧过来磨墨。 成帝挥笔写了一个新字! 内侍看了一眼,夸赞道:“皇上这字,真是越来越好了!” 成帝将这张宣纸拿起来,盯了两眼,才转头看那内侍,“哦,你如今倒是越发出息了,连字的好坏都看得出来了?” “老奴跟着皇上一辈子了,怎么着,也得有长进不是。” “那好!”成帝将宣纸放下,道:“朕倒是要考考你,你且,这新字,有什么法?” “有什么法?”内侍认真的想了想,哈着腰道:“老奴就知道这但凡是新的东西,都是好的!戏闻里唱的是‘只闻新人笑’,还有这个‘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再有嘛万象更新,推陈出新。这不都是现成的吗?” 成帝微微一笑,道:“最后这两个好啊!万象更新,推陈出新!” 内侍眼中闪过一抹思虑。 “老东西,你想什么呢?” 内侍神色微闪,只道:“老奴能想什么?老奴这一辈子都是跟着皇上的,自然万事都是为皇上考虑。老奴笨,不会想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事儿,老奴就知道,谁对皇上好,对皇上忠心,那谁便是好的。” 成帝笑,“你这想法倒是单纯!” 单纯,那是什么东西? 只要生在帝王家,便不可能有什么单纯! 朝堂上的事,哪一件不是我套着你,你连着我的?有哪件事,是没有目的,没有心机的? 人啊…… 成帝便道:“这个新字,极好!” 罢,从书案后头的龙椅上站起身来,大步朝前头走去。 内侍连忙跟上,道:“皇上,今晚上歇在何处?”最近皇上为了赈灾的事,皇上忙得焦头烂额,最近几天一直歇在书房里,连后宫都没去。 今天晚上皇上的心情似乎很好,也不知道他想歇在何处。 “歇在回芳院。” 内侍瞬间瞪大了眼睛。 回芳院,那是冯美人住的地方…… 第二天早朝,关于朝廷的赈灾粮被劫一事,大臣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声论贼子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大臣们倒是都同意出兵镇压反贼,流民。 但是对于出兵的人选,却有了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让经验丰富的将军带队出征,应该速战速决,早把粮食追回来,将暴民正法,以安人心。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流民也好,暴民也罢,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杀鸡焉用牛刀?他们又不是训练有素的军将,让几位将军去,实在是太过于大材用了,而且如果异邦人趁此作乱,他们拿什么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