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10章公事(2/3)

作者:河边草
都能迎刃而解的诸葛呢?

…………

“辽东那边的战事最为要紧,万不能有何差错,今年从晋地抽调了十几万青壮,春耕不免受累于此,之前我向朝廷请命减免税负,昨日户部来函,今年可免山西两道三成田税。”

“这是好事啊……”褚亮当即笑道:“总管为民请命,朝廷也有恤农之心,正是天下太平之兆。”

他这话发自肺腑,民安则国泰,国盛则民强,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只是很多时候,上位者总是出于种种原因,忽略了这个最基本的治国道理。

尤其是经历了大业年间的乱象,唐初的士大夫阶层普遍非常珍惜这种士民都充满了希望的时期,褚亮无疑是这个群体当中的一员。

王庆也笑,“陛下向来爱民,吾等随于翼尾,也只稍尽绵薄,不值一提。”

褚亮举杯相敬,感慨道:“君臣如此,正是相得益彰,惜未能觐见陛下……唉,明君治世,恨华发早生,不能尽力相佐尔。”

王庆举杯应和,“确实可惜,陛下若知褚老之能,定待之以厚,当年何公为宇文化及兄弟所挟,又逢窦建德之乱,避祸晋地。

陛下闻之,迎于晋阳,但有所求,无有不应,一直至今,未曾稍改也,可谓荣宠备至,众人皆有不及。

褚老之才不下于何公,只惜未得时机,不然定能成就另外一番佳话。”

两人饮了一杯,用了两口菜,褚亮才道:“总管说的何公可是著有何氏工物的郫国桂林公?”

王庆道:“不是他还能有谁呢?”

褚亮大口饮酒,觉着这酒开始有点发酸,何稠老头当年和他同殿为臣,他自然识得,当初文皇帝杨坚就很宠信此人,到了大业年间,依旧荣宠不衰。

不想乱了一场之后,这厮又逢明主,好像比以前更得势了,莫非真的得了老天爷垂青,不然一个人怎么能走运成这个样子?

也不怪褚亮这样的人嫉妒,严格意义上来讲,何稠并不属于士大夫阶层,他是门阀权贵集团中的一员,天生尊贵。

褚亮则是出身仕宦之家,标准的为权贵阶层服务的士人阶层。

士人阶层有个特点,自负才学者,总把傲视王侯当做一个终极成就来完成,几乎不下于留名青史。

而所谓的王侯可不就是何稠这样的,真正的王公贵戚,又有几个士人敢于冒犯?

而且何稠诗书皆不出众,反而鼓捣的正是读书人有些鄙夷的工科小道,到了后来读书人占了绝对上风的时候,更是将之称为了奇技淫巧。

只不过唐初之际,读书人和贵族们并非那么泾渭分明,除了阶层固化的老问题,其他还算开明,而且离宋明理学还远着呢,也就没那么多的酸言腐语。

…………

褚亮年轻时酒量还不错,只是如今年纪大了,饮了一阵便已熏熏然,借着何稠这个话题,两人多聊了几句。

对于何稠的家世过往,他比王庆清楚的多,只是何稠投唐之后的经历,却是不如王庆清楚。

在王庆这里打听了一下,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何氏工物是朝廷力推的书籍,褚亮自然读过,只是他不擅于此,读的有些艰难。

晋阳书院那边却是学子必读之物,褚亮去过几次,还给书院的生员们上过几堂课,他知道年轻的学子们对何氏工物非常推崇。

他倒不觉得年轻人们真的喜欢,于是将之归因于朝廷开科取士时有算科和工科两类,其他天文地理也有所涉及,有志于此者,不读何氏工物之类的书籍是真的不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