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主要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构成。”
“如果儒家学说是讲给被统治者的故事,那是否存在讲给统治者,或者统治者集团的故事?”
杨奇伟赞许地微笑,缓缓坐回座椅,端起茶盏的动作优雅从容:“皇帝之所以是皇帝,不是因为他生来是皇帝,而是因为天下人认为他是皇帝。”
“那么,天下人为什么会认为他是皇帝,应该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因为他掌握权力,而权力来源于整个统治集团的效忠。”
“故而,我将统治集团内部的所有人,以他们对皇帝权力的影响力为核心,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决策集团。”
“这是皇帝想要维持统治不可或缺的集团,一旦失去他们的支持,皇帝的权力将受到严重打击。”
“甚至可能就此消亡。”
“比如,清国初期的多尔衮,对于顺治皇帝便是如此。”
“故而为了维持统治,或者说保护自己的权力,顺治必须满足多尔衮的种种利益诉求。”
“顺治元年授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
他顿了顿,伸手蘸了蘸茶水,在桌面上轻轻划出几道痕迹:“其二:利益共同体集团。”
“利益共同体集团与决策集团又有不同,他们是皇帝维护统治的重要基础,但对皇帝自身的权力影响有限。”
“如明国和清国的官僚,贵族,都可以说是皇帝的利益共同体。”
“但他们主要是依附于皇帝的附庸者,而不是决策者。”
“其三:名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何为名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自古以来,天下百业,唯有读书贵?”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读书能当官,当官才能有钱有女人。”
“但是!”
“在没有获得功名,或者说没有得到官职前,读书人也不过是普通百姓,被统治阶层的一员。”
“他们只是拥有一个看似美妙的前景,可以迈入统治者的圈子。”
“这些人对皇帝而言,几乎没有多少影响力。”
“明国立国初期,朱元璋分封子嗣前往天下各地就藩,这些子嗣掌握当地军政大权。”
“对当时的皇帝而言,他们便是决策集团,拥有影响皇帝权力的重要影响力。”
“可朱棣造反成功后,为了防止后来人效仿自己,剥夺了明朝藩王几乎所有的军政大权。”
“自此以后,明朝宗室从决策集团,降为了利益共同体。”
“可即便如此,历代明国皇帝都对自己的皇室亲戚戒备万分。他们虽然是利益共同体的重要组成,且是皇族,实际影响力却远不如一个当地官员。”
“一个皇帝的权力是否稳固,从来不在于他是否残暴,是否邪恶。”
“而在于他的利益共同体规模,以及决策集团的大小。”
“决策集团越小,皇帝的权力越集中,也就越稳固。”
“利益共同体,以及名义上的利益共同体越大,皇帝的支持者就越多,权力也就越发稳固。”
“一个皇帝想要维持权力,必须满足利益共同体,以及名义利益共同体,也就是支持者的利益诉求。”
“而一旦皇帝无法满足支持者的诉求,其权力必将受到影响。”
张楚山越听越激动,双眼发亮,猛地站起身,藤椅在青砖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
他连连鼓掌,脸上满是敬佩与欣喜:“我明白了,我明白教主为什么说明国是一人之国,清国是一族之国。”
“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