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接谈。第一次交通银行借款五百万日元,很快就谈成了,1917年1月8日草签合同,20日签定了正式合同。西原还与段祺瑞内阁交换了关于筹设日中合办银行的备忘录。北京政府又看见西原可以在大藏省随便指挥胜田的幕僚和兴业等三行的人员,才知道的确来历不凡。正在梦想以武力统一中国的段祺瑞,便通过西原的牵线,一头栽进日本怀抱,开始了日、段勾结。
西原回国不久,2月间就发生了美国对德绝交、中国在芮恩施影响下的对德抗议事件,中国可能从此倒向美国。同时德国仍在积极拉拢中国,中国也有被德国拉过去的可能。西原从章宗祥处听到消息,马上向内阁建议:一定要把中国夺过来,让它在日本领导下对德参战。这时,也正是英、法以战后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利作为交换条件,要求日本促使中国参战的时候,所以日本政府格外积极。为此目的,西原受本野外相委托,2月16日第三次来到北京。为了便利西原的活动,本野甚至把林权助公使紧急召回东京。西原传达日本政府意见:中国如果对德宣战,日本答应归还庚子赔款,赞助提高关税、废除治外法权和收回租借地,并提供二千万日元作参战建军费用(即暗示支持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当时由于“府院之争”正在激烈进行,段祺瑞提出的参战条件比较高,一时难以成交,西原只好先促成中国在3月14日对德断交,回国去继续同章宗祥接触,用较高的条件诱使中国参战。
5月间,北京的“府院之争”达到*,黎、段破裂,段被免除总理职务后退居天津,策动各省督军反黎。日本看准了段祺瑞的亲日倾向,坚决给予支持,派西原(化名山田宪川)第四次到中国。西原于6月8日秘密抵达天津,住在曹汝霖家,同段祺瑞一起策划恢复政权,胜田主计在东京用电报指挥。寺内甚至亲自出马,6月11日通过章宗祥打电报给天津的陆宗舆(时任交通银行股东会长)转告段祺瑞,要他坚决以武力夺回政权,并密令北京正金银行和天津三菱洋行借给段大量军费。
段祺瑞平定张勋复辟活动后,黎元洪引咎辞职,段祺瑞又重新上台。国民党议员逃往南方,北京已无政敌。日本人以为段政权从此巩固了,下决心大规模援段。7月,内阁通过决议:“不反对日本财团单独或与他国财团协议对中国政府进行财政援助”;“如果中国政府权衡得失机宜,要求供给武器及其它军需品,也将予以友好考虑”。寺内内阁终于撕下了“不干涉”的面纱,转而公开、全面地进行干涉。
8月14日,中国对德、奥宣战。日本立即作出反应,9月28日贷给第二次交通银行借款二千万日元。这笔钱至少有一半被政府征用作为对南方的内战军费。作为报答,北京政府立即批准成立日本盼望已久的中日“合办”银行——中华汇业银行,并于9月2日正式营业。这个银行专营中、日间的汇兑业务,收转日本对华借款,有时还代表日方向中国放款,事实上是日本对段系军阀的输血管。段政府还特许该行有货币发行权。按西原的设想,将来要把交通银行合并进去,作为实行币制改革的基地。中华汇业银行的设立,是日本阴谋夺取中国货币金融支配权,从经济上控制中国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此后不久,日、美订立《蓝辛石井协定》,美国对日本作出让步,纵容日本侵华。从此,日本以“特殊利益”为护符,以贷款为手段,加紧对中国进行控制和掠夺,西原借款的绝大部分都是在这以后成立的。
1917年底,北京又掀起新的“府院之争”,总统冯国璋指使直系军阀在湖南前线怠战甚至停战,直、鄂、赣、苏四省督军又联名通电主张和平解决。段祺瑞被迫辞职(11月22日),但仍任参战督办,抓住军权不放。这时,日本便以“扩大参战军”为名,12月30日由泰平组合给段系军队一批军火,折合借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