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4章 兵临城下(2/4)

作者:物语000
朝鲜。

当然,无论是卢象桐还是张岩和李芳等人,都不知道历史上张家玉的大名,唯一知道张家玉的神武皇帝此时还不知道张家玉已经加入护国军。

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万江镇人,南明抗清名将,岭南三忠之一,爱国诗人,伟大的民族英雄。

明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出生于东莞县城西北村头村,乃是一个贫穷家庭。

张家玉生性聪敏,是个美如冠玉的大帅哥,精通经文诗词书画,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

这些爱好点对他日后影响很大,跟张苍水有得一拼,行侠仗义,结交甚广。

17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22岁乡试中举人,29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弘光元年,建奴攻入南京,张家玉又逃至福州,被南明隆武帝委为监军督部援救被围在江西抚州的南明军队。

翌年,建奴攻陷抚州,张家玉受伤战败后率部退回福州,随即被任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信。

七月初一,隆武帝亲征江西,命张家玉为兵科给事中,监督御右营永胜军。

十一月,建奴围困抚州,他率军驰援,用埋伏诱敌计,先在许湾,后在千金坡,接连大败建奴,解抚州之围。

隆武二年正月,在保卫福州新城的战斗中,张家玉中箭堕马,摔断了手臂,幸得都司林雄冒死把他救回。

后受命到广东潮、惠二州筹饷招兵,被委为新军“监督总理“,他在潮惠招降农民军十余万人,选取其中精壮万人组成五个营。

不久,隆武帝在汀州被杀,刚建立起的新军,因大势已去,又缺粮饷,只好解散,他于八月回到东莞家乡。

十二月建奴攻破广州,建奴两广总督佟养甲多次派人到家玉家劝降,均被他严词拒绝,且与陈邦彦、陈子壮等相约聚兵广州附近为牵制。

永历元年正月,建奴入莞,到处烧杀抢掠,制造了历史上着名的“广州之屠。”

引起东莞人民强烈反抗,水乡一带人民纷纷组织起来抗清,道滘首领叶如日派船迎张家玉,尊为主帅。

他精选骁勇乡兵五千余人,誓师抗击建奴。

三月十四日,张家玉率义军攻入莞城,活捉清知县郑鋈,任命原明朝东莞儒学训导张珆为知县,布置停当后还师道滘,为收复广州作准备。

三月十七日,清广东提督李成栋率大军攻莞城,张家玉率义军先后与之大战于万江租和道滘,不支败走西乡。

其祖母陈氏,母黎氏及妹石宝俱投水自尽,妻彭氏被执,不屈而死。

后来,张家玉的义军不断得到补充,曾先后攻克新安、博罗、连平、长宁、归善、增城等地。

十月,李成栋集中大军扑向张家玉驻地增城,双方大战十天,张家玉身中九箭,身负重伤,不愿作俘虏,遂投塘而死,壮烈殉国,时年仅31岁。

次年,南明永历帝赠封他为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

不久,又加赠太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增城侯,谥“文烈“。

汉城城下,四万多朝鲜兵和两千建奴严阵以待,遏必隆刚开始还是信心十足,可派出去的侦骑一直不见人影,他心里开始打鼓。

三百建奴精锐侦骑,放在以往即使遇到两千明军也不惧。

虽不能一举将明军歼之,但镶黄旗都是骑兵,全身而退应该不是问题,可已经出城半天为何没有任何消息?

“快看,明军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