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七章年终通经(2/4)

作者:宇十六
要治他欺君之罪。

天子有意息事宁人,自己出言从中斡旋,才让杨安玄做菊诗赎罪。杨安玄在诗中表明为君所用之意,讨了皇兄的欢心,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杨安玄能得东林寺慧远大师和瓦棺寺慧静大师相继赏识,又能猜中燕代之争结局,孤倒是小覤了他。

慧静继续道:“杨檀越与本寺有缘,在寺中留下两首偈语,老衲命人刻在石壁之上了。”

“喔”,司马道子惊奇不已,佛寺皆有粉壁供访客题写,瓦棺寺的画壁更因顾恺之的《维摩诘示疾图》而出名,没想到杨安玄能将偈诗刻于石壁,岂不是这两首偈诗不让顾恺之的壁画。

“偈诗在何处,引本王前去一观。”司马道子起身道。

站在石壁之前,反复吟诵体会着诗中意味,司马道子慨叹道:“当初本王看到郗恢所给的‘风神秀彻,卓尔不群,才兼文武,堪称栋梁’评语尚不以为然,今日读这两首偈诗,方知郗恢有识人之明。杨安玄,诚为栋梁之材。”

…………

杨安玄从阴府取了金子出来,押出八百五十两金,取回二千二百一十两,赔率升至一赔二点六,比意想中的高出三个点,杨安玄得了笔意外之财。

阴敦满面春风地送到宅门口,口口声声叮嘱有空常到家中来玩,看来这次没少赢钱。

家中,母亲袁氏已在焦急地等待。杨佺期在堂邑得知代国获胜的消息,就催着袁氏动身前往京城取赢钱。

“族中押金四百两,赔率二点六,得金一千零四十两。娘,这是一千金(六十二斤半),加上本钱四百两,您收好了。”杨安玄将满满一匣金子放在案上,压得案面向下一弯。

然后又取出百金,杨安玄笑道:“娘,这是你所押的赢钱。”

袁氏摇头道:“安玄,娘分文未出,哪能要这么多,给娘二十两足妥。”

杨湫在一旁笑着嚷道:“娘,这是三哥给你的私房钱,你放心收下,你看地上那个大匣子,里面的金子多着呢。三哥,你别忘了给湫儿赢钱。”

杨安玄从匣中取出十两金,笑道:“就属你机灵,这是给你的赢钱。你还小,这么多钱还是交给娘替你保管吧。”

杨湫一把夺过,紧紧地攥在手中,眉开眼笑地道:“湫儿现在长大了,能自己管钱了。”

杨安玄又取十两金,道:“湫儿,这十两金你回去后悄悄地给漓儿,不要让董姨看到。”

杨湫接过,眨眨眼,道:“湫儿明白。”

…………

十二月十五日,国子学通经试。

随着通经试日近,国子学内的氛围紧张了些,进出官廨向助教求教的人多了起来。

这其中是真心讨教还是打通关节就只有天知晓了,反正杨安玄看到十名助教个个满面红光,笑容和蔼。

自十二月开始,杨安玄和阴敦便住在了学舍之中。

阴敦虽然是去年入的学,但入学之时已经临进年底,所以也是第一次参加通经试。

阴敦想通过的是《论语》,试通《礼记》,拉着杨安玄、陶平等人在一起互相问辩。

杨安玄本可明年再通经,但车胤有言在先,杨安玄要通两经便收其为入室弟子。

而且车胤不准杨安玄投机取巧,今年的通经不能通《诗经》,而且让杨安玄必须取为上策(前六)。

《诗经》被否,杨安玄只能选择《论语》和《尚书》,通经不难,要取为上策杨安玄心中没底,毕竟自己入学尚短,不敢小覤学中师兄。

策试是十经助教各准备五十道题,供欲通经者作答,取前六为上第,报吏部存档,作为授官的依据。

通经试安排在大讲堂中,车胤和十名助教都正襟危坐,通经者依次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