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一章风云激荡(2/3)

作者:宇十六
城下一阵骚乱,桓玄篡位原本不得人心,不少人信以为真,悄然离开。刁弘见势不妙,率众退走。

二十八日,广陵。主簿孟昶昨日说动刺史桓弘出城游猎,卯时城门开放,刺史府官员先行出发前往猎场,桓弘辰时才起身,正在宅中吃早饭。

孟怀玉等人渡江来到广陵,与刘道规、孟昶等人会面,得知京口已经得手,刘道规领着众人直闯刺史府,斩杀了桓弘,广陵易主。

已正时分,刘道规、刘毅率众渡江前往京口与刘裕等人会合,按照计划合军攻打建康。

刘裕看到广陵的兵马超过千人,当即命刘毅率军讨伐刁氏。刁家三兄弟,家主刁逵,豫州刺史;老二刁畅,右卫将军;老三刁弘,抚军司马,兄弟三人都得桓玄信任。

不久前刁弘率军想要夺回京口城,被自己谎言骗走。而且刁家在京口广置产业,家中奴婢数以千计,影响甚大,一理刁弘识破谎言,很可能卷土重来,不如先下手为强。

先灭刁氏,能稳定京口形势,而且刁家家产丰厚,可以充装军用,激励将士。当然,也可顺便报复一下当年之辱。

刁弘从京口城回归家中,二哥刁畅正好也在。刁畅从刁弘嘴中得知刘裕夺取京口,江州刺史郭昶之奉天子复位,建康城重归晋室的消息,疑道:「愚三日前从京中而来,未曾听闻江州之事,莫非刘裕虚言欺骗。」

派出家人外出打探消息,待得知刘道规、孟昶在广陵杀死桓弘,方知刘裕是想在京口、广陵起军。

急忙组织部曲,发放军械,想要起兵对抗刘裕,此时刘毅已率军杀至。刘毅所部是北府精况,刁家部曲很快战败,刁畅、刁弘被杀,身在家中的刁云、刁锋等人亦被斩杀。

不到子时,刁家便覆灭,京口已定。刘裕尽起刁家粮帛犒军,刁家积财如山,多不可数。刘裕下令将刁家财物堆积庄中,让百姓自去取用,居然数日取之未尽。

京口百姓欢天喜地,对刘裕义军大为拥戴,纷纷投身入伍,一个时辰不到便募得青壮一千多人(2)。

对于刘裕来说,时间便是生命,募军的同时刘裕招揽才力之士助己。何无忌推举刘穆之为主薄,处理文案事宜。

刘穆之住在城外,听到京口城内嘈杂声起,奔到路口观望形势。正好刘裕招揽他的信使来到,刘穆之思之再三,率家族追随刘裕讨桓。

刘简之素有才干,刘裕起事之前就想邀其加入,可是两度前往都遇刘简之招待宾客,无奈只得回返。刘简之见刘裕两度前来,发觉不对,命其弟刘虔之前往京口拜访刘裕。刘虔之赶到京口时,刘裕已经占据京口,刘简之闻报,宰杀家中耕牛募聚青壮,饱餐之后率领他们加入义军。

东海徐羡之,与刘裕是好友,得知刘裕起义军,前来投奔;刘怀肃,刘裕从母弟,任费县令,弃官来投;刘怀肃之弟刘怀慎亦来投奔;刘粹,刘毅族弟,素有才名,刘裕派人相邀,刘粹欣然来投。

刘裕知道抚军参军朱龄石以武勇著称,与桓修情如兄弟。桓修已死,刘裕命人厚葬,派人前去请朱龄石相助。

使者来到朱龄石住处,发现早已人去屋空,回报刘裕,刘裕以为朱龄石不满其杀桓修才弃官而逃,感叹几声亦不追寻。

长江之上,朱龄石站在船头望着京口方向愁眉不展,黄富上前道:「石郎君,船要开动了,请回舱中歇息吧。」

朱龄石叹道:「此一别,不知还能否再回京口。」

黄富充满信心地笑道:「我家主公英明神武,胸怀远略,心存仁德,定能平定四方,安定天下。」

此次奉命前来京口,黄富对杨安玄算无余策深为佩服,京口刘裕果如主公所料

兴军讨桓。

得到消息之后,暗潜在京口丁全直奔朱龄石家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