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章 遍览典藏,大会开场(2/3)

作者:观星若尘梦
”等秘籍,少林的伏虎掌、雪山掌、大慈大悲千叶手等介于入门与高深之间的功法。

以及昆仑派的雨打飞花剑法、寒梅剑阵,密宗的大手印、截心掌、无上大力杵,无极门的“无极拳功”等等。

这些秘籍,所记载的尽是江湖中的一流武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江湖中人一辈子也难以接触到的上乘武学。

如果能练出一些成就,大致便有言达平、戚长平等人的武功水平;倘若能将其中数门融汇于一身,未必不能成为落花流水这个级别的江湖顶尖高手。

随意一本放到江湖中,虽说不至于引得一片腥风血雨,但也必定会有一大批人争相抢夺。

但在赵青的眼中,这些武功的档次却是算不得什么,只能作为自己蕴养内功、剑法的养料。

另外,朝廷收集的兵器之中,也确实有好几件利器,比方说曾与她在养心殿顶打斗的赛总管手中的短剑。

然而,总的来说,收获其实并不如意:虽然这些兵器的材质并不下于血刀,但并没有血刀那样的特殊经历,故而没有诞生出金行之气。

倒是从回疆远道而来的红花会中人,带了当年香香公主自杀所用的那一柄回族宝剑。此剑锋锐无比,材质尤在血刀之上,锋刃处带着莹莹紫光。

赵青也不知道这发出紫光的是什么特殊金属,也许是紫薇软剑的那种材质,但在量上要少上不少。

总而言之,此剑靠着似乎更胜过普通玄铁的材质,诞生出了一共三缕金行之气,足足是血刀的三倍,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当然,这些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在吸取了短剑的金行之气、遍览了朝廷收集的秘籍之后,如今,赵青正专注于研究佛道之学,希望从中找到将诸般武学融为一体的灵感。

现下,赵青在城边所看的这卷书册,便是道藏中的一本。

北宋末年,黄裳读遍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万寿道藏》,无师自通,悟出高深武功。

赵青虽然看书时间远较他为短,也远没有他身为状元的文化水平,但毕竟有上乘武功、武学作为基础,还是获得了不少有创见的感悟。

隐约之中,一门基于神照功,却要更加高深的内功渐渐成形。

……

数日之后,由当世多位顶尖高手、以及官府势力联合举办的天下比武大会正式召开。

未是将届,校场正中的高台周围,已聚集了数千位老少豪杰。群豪毕集,洵是盛会,许多向来极少在江湖上行走的山林隐逸,这时也纷纷现身。

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武林人士们,分别按行地道区,于东南西北四方围着高台,都坐在椅上观礼。

丁典、陆天抒、水岱,以及北四怪、少林寺两位首座等顶尖高手,都来到了现场。狄云、戚芳,也到来坐在了一处屋棚之下,他们决定在大会结束之后,便结伴返回老家乡下,不再涉及江湖大事。

正北方向的一座屋棚之下,赵青遥遥望着远处喧闹的江湖群豪,心中一片古井无波。其实在吸纳了大量上乘武学之后,当世能够对她有所裨益的高手已极罕见。

她对于这场比武大会的期待,更多的还是想要在见证群雄交手试招之下得到灵感,进一步完善自身功法的雏形。

远处传来三声鼓响,时辰已至。赵青运起轻功,如轻燕一般飘至高台边缘,双足一点,拔地而起,竟然跃到了高台上立着的一面巨旗的旗杆顶上。

只见旗杆只微微一沉,便定在了原处,再无丝毫晃动起伏。台下寻常好手不明这一跃之难,陆天抒、水岱等高手却均大为佩服,不禁喝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