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上空的蘑菇云(4k)(2/4)

作者:观星若尘梦
作为核聚变武器的原料,因为两个氕原子聚变形成一个氘原子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吸收能量的反应,必须在恒星核心因量子隧穿而发生;

因此,水中绝大多数的氢并不能用在核聚变上,必须使用氢的两种同位素氘和氚才能进行,无法在原料提炼上达到更高的利用率。

考虑到氚的含量远比氘还要稀少,可用来制备氘化锂的锂6,其寻找与提炼也相当麻烦,她往氢弹内填装的聚变燃料,只是纯粹的氘,反应的条件更高,但在相同质量下,却能比氘氚反应多释放超出半数的能量。

由于不像铀有临界质量的限制,一旦解决了引爆的问题,往小的方向来看,可以牺牲威力,将氢弹制成米粒般大小,完全可以当成暗器来使用;

往大的方向来看,氢弹的威力上限,起码能够达到亿吨级当量,甚至有达到百亿吨、万亿吨的可能,炸死“下六气”境绝对不成问题,“中六气”境在命中的情况下应该也能重创。

考虑到万亿吨当量理论上只能炸出个上百里的大坑,似乎不及当初幻境中欧冶子的破坏力,但就算到了“上六气”境,在实力相近的交手中,扔出几颗万亿吨级氢弹,估计也能打对方一个错手不及。

当然,作为一种无差别范围攻击武器,氢弹的使用场景其实并不广泛,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果“六气”境有着某种未知的抵抗,又或许主世界的天地规则有所不同,说不定效果会降低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何况,虽然氢弹的当量据说没有上限,但观前世并没有开发出亿吨以上的设计,最高只是大伊万的三段式,没有威力更大的四层嵌套,便可知其中亦有着难题需要克服。

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赵青自己设计出的微型氢弹由于“丹霄”最长只能维持数百息的时间,必须留出通道令它能够紧贴最中心的氘气球引爆,只能是一段式的设计,当量有其极限。

比方说她此刻手中捏着的这枚尚未封装“丹霄”进入启动前置阶段的微型氢弹,只装入了约10克的固态氘气,完全充分核聚变的话,也就千余吨tnt当量而已。

就大范围的破坏力而言,其实并不会比她消耗一定时间可制造出的高强度雷暴、大型龙卷风强出多少;

不过在近距离内,上亿度的高温、巨量的光辐射与中子射流,在能级上则远超前者,且是瞬间爆发,速度奇快,让人难以抵御。

……

众所周知,氢弹必须由原子弹来引爆,但少有人知道,本质上,原子弹是通过射线照射引爆的核聚变材料,并不是用裂变的高温高压引起核聚变。

因为如果利用高温高压使核材料聚变,那在核裂变高温等离子体到达核聚变材料时,核聚变材料已经被“吹”散了,充其量只能反应个百分之几。

任何高温物体都会向外辐射能量,要维持一定高的温度,就必须在物体内部产生或从物体外部传给物体以足够的能量,否则,物体将逐渐冷却。

在高温等离子体情况下,这种辐射主要是由电子与离子碰撞产生的,被称为轫致辐射,也就是射线。

在发现氢弹应该用射线引爆之后,美~国的泰勒、乌勒苏采用了射线反射层的方式,将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射线聚焦在聚变材料上,才成功研发出了氢弹,一般称之为-构型。

参考这个原理,赵青使用精细度高到极点的微雕技术在水晶灵石外层内雕出了数十万根空心毛细管组成的管束,用以引导射线,将其聚焦于最内层的固态氘上。

至于这些射线的来源,自然正是将“丹霄”通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