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零九章 门阀制度,剑出极光(4k)(2/4)

作者:观星若尘梦
人不愿再卷入纷争之心,与其他高门大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说起来,一个人对待平民百姓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最初的出身与当前的地位,以此来生出相应的同理心。

像赵青自己,最开始就是一个普通人,目前或许在大唐世界几乎称得上是无敌,但返回主世界后,却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安全感很是有限。

因此,她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也愿意让这里的普通人过得好一点,从而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垄断平民上升通道的腐朽门阀制度,自然算是她接下来准备清理的对象之一。

至于什么尊卑等级制度,越是修行到高深的境界,便越发明白自己在天地宇宙前的渺小,又怎么会生出高高在上的心理呢?

此外,宋缺对待外族胡人的态度,也完全符合赵青的看法,且在历史上得到了验证。

李世民“不论华夏夷狄,均兼爱如一”的宏大理想听起来很是动人,且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但正如宋缺所言,放下了对胡人的提防,便容易引发灾祸,出现真正的长期分裂。

令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更后来的五代十国,以及宋朝一直没法收复北方,正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与宋缺因外族威胁而坚持汉统不同,在她看来,只要有足够的武力,将塞外胡族彻底压服,不留半点余患,真正意义上做到同化,自然无需担心出现问题。

灭亡突厥、吐谷浑等草原、高原国家,没有了外部势力的干预,这些最初实际上也算是炎黄子孙的胡族,完全能够认祖归宗,化为华夏的一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心中念头闪动,赵青知晓宋缺已经感应了自己的位置,正策马而来,心中无胜败之念,只求印证刀道上的问题。

早已飞至宋缺一行人所在区域的冰剑,随着她的心念一动,迅速地绕了一个大圈子,划出了一道照亮夜空的光弧,朝着宋缺行进的方向而去。

在创出“剑胎”、且于心识上的修为再度精进后,她使用单独的末那识与剑意融合,进驻剑身之内,模拟出某种前六识断灭,进入灭尽定的状态,放大了精神力量的效应。

再加上对光系与阴阳之气的领悟,以不可见的红外光作为传输能量的媒介,操纵飞剑的有效距离迎来了巨大的涨幅,从百余丈一举跃**到了十数里的范围。

如果以境界来描述,跟超越“得刀”“忘刀”的“得忘之间”之境,在效果上颇有些同通之处。

庖丁解牛乃古圣先哲庄周的一则寓言,讲善于宰牛的庖丁,以无厚之刃入于有间的骨隙肉缝之中,故能迎刃而解。对于解牛的庖丁来说,牛不是不在,只是他已进入目无全牛的境界。

所谓“忘刀”之境,就是刀入手后再不知手上的刀为何物,由人是刀,刀为人,“目无全牛”的道境,晋至“人牛俱忘”。

物穷则反,道穷则变,天上地下,朝上不成往下寻。“忘刀”乃刀道之极,极则穷,怎似介乎“得刀”和“忘刀”之间的漫无止境。

每一刀贯注的是全身全灵的力量,是“得刀”,当一切顺乎天然,刀与天地合一,无人无我,为“忘刀”,能介乎“得刀”和“忘刀”之间,同时把握住自我与天地的力量,便是更上一层的“得忘之间”。

赵青目前施展出的飞剑,正是达到了调动自身之力与天地之力的层次,纵然与本体相距遥远,也具备着极其惊人的威力,足以与宋缺的天刀一较高下。

盘旋返回到了历阳城外五里的位置,通体晶莹的轻薄冰剑尖端微调,环绕着它的七彩虹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