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据可靠情报,东郡这些天可是来了不少大儒。”>
后将军府,阎象面上泛起一抹淡笑,跟在袁术的身侧,饶有兴致地道。>
“嗯,我也听说了。”>
袁术捏着颌下一缕胡须,轻声道:“听说边让、蔡邕、檀敷、胡昭,甚至还有马日磾、荀爽等人,全都已经到了。”>
“没错。”>
阎象内心不由地万干感慨:“真没想到,东郡的竖碑仪式影响力竟然这么大,居然连颍川荀氏的荀爽都惊动了,简直不可思议。”>
“荀氏!”>
袁术听到这两个字,便气不打一处来:“若不是在他们家的帮衬下,曹操也不可能这么快在颍川站稳脚跟,还有陈家,竟然也敢跟我作对。”>
“主公勿恼。”>
阎象急忙宽慰道:“此次您前往东郡,一定要心平气和,绝对不能太过放肆,否则会对主公的声望,产生极大的影响。”>
“切记!”>
阎象再次提醒道:“咱们此去是要提升主公名气的,因此必须要礼贤下士,时刻保持谦卑的心境,否则必适得其反。”>
“行了!”>
袁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我记住了。”>
阎象顿了顿:“呃......主公,那个......”>
袁术瞥了眼阎象:“子效,有何话,不妨直言,不必扭扭捏捏。”>
阎象大喜,赶忙揖了一揖:“主公,属下想要随同主公一起,参加竖碑仪式,不知您......”>
“不可!”>
不等阎象把话说完,便被袁术直接摆手打断:“我离开豫州,这里的政务要全部交给你,豫州可以没有我袁术,但不能没有子效。”>
“可是......”>
“没什么可是!”>
袁术毫不犹豫地拒绝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由你坐镇豫州,负责军政要务,杨弘辅佐你,袁胤陪我一起前往东郡,他毕竟与刘铄打了许久交道。”>
“呃......”>
虽然阎象已经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但当他真正听到命令时,依旧感觉极其酸楚。>
要知道,东郡的竖碑仪式,几乎将全天下的世族都邀请到了。>
这对于天下任何一个儒士而言,都堪称一次盛会,是拓展人脉的绝佳时机。>
即便阎象已经上了年纪,但依旧不想错过这样的盛会。>
他几乎可以确定!>
这一次的竖碑仪式,毕竟是全天下儒生最为重要的一次履历,是足以让人在年老色衰时,值得向后辈炫耀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阎象才在明知会被拒绝的前提下,依旧明确提出来,想要随同袁术,一起前往参加竖碑仪式。>
“报—!”>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袁术抬眸望去。>
但见......>
杨弘急匆匆闯入大殿,欠身拱手道:“主公,咱们的死士回来了。”>
袁术哦的一声惊诧,急问:“情况如何?”>
杨弘点点头,极其肯定地道:“荀谌没能抵达长安,最终绕行并州,返回了冀州,咱们的死士这才返回豫州。”>
“哈哈哈!”>
袁术仰天一声狂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好,甚好!那家奴不过是学了东郡的经验,竟也敢为自己扬名?简直不要脸!”>
“子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