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曾驱散瘟疫的将军将领供奉入庙,所以他们都放进这行列中。
七仙女、灶君、黄大仙、谭公车公(又称“车大元帅”)侯王洪圣
中国尚有一些没有形成体系的民族神话,如满族神话、羌族神话、藏族神话等。
+++++++++古印度神话+++++++++
印度神话的形成与其本身的历史关系密切。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南迁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经过无数次战争后,他们的势力从印度河流域进入恒河流域,并大肆奴役当地的土著人,至此,印度河流域的土著文明遭到破坏以及改变。
神话人物
因陀罗:天帝。
本为印度教之神,于古印度时,称因陀罗。据诸经论所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此类记载系印度自吠陀以来, 至佛教时代,将其因陀罗之神格具象化而成者
阿耆尼:火神。
阿耆尼(gni)(一)吠陀教以及印度婆罗门教之火神。又作阿哦那、恶祁尼、阿只尼。意译作火。创世之初,创造主梵天用他的肚脐眼创造出八位善良的天神,称为“婆苏”.意思是乐善好施;其中老六就是火神阿耆尼,又以他的威力最强大,成为婆苏的首领.
阿耆尼一词本身即是梵文“火焰”的名词,与拉丁语的火焰“gnis”是同源词(以及与英文动词着火“gnite”同根)。
阿耆尼作为火的神格化象征了火焰永恒不朽的奇迹,古印度人就相信供奉给阿耆尼火的祭品会被净化以及传达到其他神祇,亦令阿耆尼带有净化和送信者的属性。
阿耆尼是典型的经历了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及湿婆)信仰的兴起、但对自然界信仰(原提婆族)仍然保留了一定知名度的神。
伐楼那:水神。
伐楼那是印度神话中天空,雨水及天海之神
阎摩:死神。
根据吠陀的记载,阎摩是第一个死亡,到达天界乐土的凡人,因此,他成为亡灵的统治者,指引亡者灵魂到达天界。但是在之后的记载中,閰摩慢慢被认为是死亡之神。他也被认为是南方的守护神,掌管正义与法律。
苏利耶:太阳神。
太阳神从梵天身体的一部分中诞生, 苏里耶被尊重为神圣的活力给予者, 他激发凡人的理解力, 呼风唤雨, 支配运动与静止的一切。他自己按照固定的规律运行,他支缚住天地,使其以永久稳固。他是地上第一个献祭的人,把火种赐予人类,因此像天帝因陀罗和火神阿耆尼一样,被视为吠陀时期最重要的神之一。佛教将他列为十二天之一,即日天。
梵天:创造之神。
随着印度佛教的兴起,后被佛教吸纳为护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尤其泰国,得到很大的发挥,华人称之为四面佛,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在东南亚有非常多信众。
毗湿奴:保护神。
梵天主管“创造”、湿婆主掌“毁灭”,而毗湿奴即是“维护”之神。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
湿婆:音乐、舞蹈和毁灭之神。
湿婆(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
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
阿修罗:恶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