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还能有余钱买房子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所以在席勒拨打了房产中介的电话之后,对方立刻表示现在就可以带他去看房子。>
席勒约定在那座房子的门口会合。他要自己开车去看看周边街区的环境,判断一下路好不好走、堵不堵车什么的。>
但事实证明,市中心就不可能不堵车,尤其是这里的位置非常的中心——距离最堵的大转盘也就两分钟车程。席勒愣是被堵在旁边那条街道20分钟。>
而他到了房子门前一看,中介也刚到,好像是被堵在另一条街道上半个小时。>
这就让席勒有些打退堂鼓了。房子好是好,可是这么堵下去谁也受不了。>
原本由于交通规则混乱所带来的堵车倒是有所缓解,但是哥谭人生活好了之后,汽车保有量也上升了。尽管交通管理得还不错,但还是一样堵。>
以前哥谭建不了地铁,现在虽然在建了,但是距离1号线完工至少还要一年。在此之前,堵车的情况是不会有所好转的。>
席勒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往市中心掺和了。除非能像哈莉那样一买买一条街,否则上个班还不够给自己找罪受的。>
中介对这种情况也感到很尴尬,但还是努力地介绍着这座房子。>
这房子也确实不错。木质整体采用的是深色橡木,和洁白的墙壁一深一浅,显示出不同于维多利亚风格的简约和明亮,同时仍带有一丝英式的优雅。>
落地彩窗的实物看上去更惊艳了。房子正面一楼整面墙都是大落地窗,但是柜台在另一侧突出的角落里,店主人完全可以在暗处欣赏光影变化。>
店里的四根承重柱也做了尖顶一样的装饰。摆放物品用的架子都是现成的,而且高低错落摆放有序,一看就是精心设计过的。>
估计这家杂志社也是在哥谭经济情况刚刚好转的时候下了重注,准备把这里做成旗舰店。可惜运气不好,刚翻修了没多久就开不下去了。>
二楼是两间办公室,外加一间卫生间,都是窗明几净,装饰风格和谐统一。未来可以一间改做卧室,一间改做书房。>
席勒对这房子简直太满意了。但除了堵车的问题之外,价格也是个大问题。>
哪怕是在房地产市场崩盘的今天,这房子也卖得比当初席勒买下子爵庄园要更贵,而且贵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要不是哈莉买庄园给的价格够高,席勒是绝对不可能买得起这栋房子的。>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这座房子从各方面来讲都没有任何毛病,地理位置还是中心的中心。这要是不贵的话,那全球房地产市场就都崩盘了。>
很多人都以为美国的大别墅大庄园会非常贵,但实际上,还是要看地理位置。那几座大城市的黄金地段当然贵,但是绝大多数位置比较偏远又比较老旧的,价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尤其是那种采用了石制结构的老房子,在交易的时候要多交很多税,很难卖出去。而拥有者每年又要交很多的房产税,急于脱手的情况下,可能把价格压得很低。>
说白了,在土地可以交易的国家,地皮才是真正金贵的。这么一块位于特大城市的市中心的黄金地皮,基本上就可以称得上是传家宝了。>
席勒越想越心动。虽然也想过想办法制造一些事件捡个漏,但是其实这种方法只能用于非硬通地皮。像这种黄金地皮,死多少人也不会降价的。>
席勒没有急着交易。看完房子之后,他就返回了哥谭大学,一边备课,一边思考着有关房子的问题。>
这房子席勒是买得起的,所以只要下定决心,直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