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的大道啊!”大山坐了下来,得意的点起了一根烟,“这项目要是搞下来,你我兄弟至少半辈子的伙食费就有着落了。”
这是一份铜矿的勘察报告。在储量核实那栏,赫然印有4000万吨的字样。4000万吨大的铜矿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呢?据我了解,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在智利的一个小镇发现过一个铜矿,探明的储量在6000万吨以上,据说是当时世界上储量最大的铜矿山,引起了业内的巨大轰动。但是自从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到如今,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经过人类一个多世纪的极度开发,目前已经很少能找到成片的大规模储量矿山了。
而当我看到那张山川地形图时,更是大吃了一惊矿区的位置竟然在西藏林芝地区东南部的唐格尔山脉(唐格尔山脉与横断山脉相接,虽然属于喜马拉雅山系,但平均海拔不到3000米,算喜马拉雅的远亲了)。海拔为2200米的等高线上醒目的标注着矿区所在位置。记得以前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看到过一些关于唐格尔山矿产资源的报道,这些报道都传达出一个信息:唐格尔山脉上尚没有发现任何矿产资源。在一本采矿手册中还有提到,唐格尔山的很多支系山脉,历史上已经有很多矿探队在那里活动过了,根本没有发现任何矿产资源的迹象,所以唐格尔山脉也一度被业内人称为“矿源禁地”。矿源这个东西,和树根分布是差不多的,特别是那些埋藏很深的大矿,一般来说直接发现矿源的主体部分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刚开始发现的都是矿源支系,然后人们顺着这些支系才可能发现核心的部分,世界上很多大型的矿山都是这样发现的。所以这个标注在唐格尔山脉上的4000万吨的数字让我的‘迷’‘惑’远大于‘激’动,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那个位置活生生就长出一个铜矿一样。
“大山,你从哪拿的这份资料?”
“刚刚总部传过来的啊!”
“数据是真的吗?”我下意识的问。
“老刘,亏你还是采矿科班出生,这个白底黑字的东西,上面还有个大大的国家资源局的戳儿,怎么可能是假的。”大山听我这么问,急忙把嘴里的烟吐了,“你以为我是在九眼桥买的啊!再说了九眼桥山寨再厉害,也不可能整出这个玩意儿啊,逮着了在里面蹲着可不是十天半月的。”
我把我的疑‘惑’给大山说了,大山无奈的叹了口气,“哥子啊,这个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那些报道不是说尚没有发现吗,又不是说绝对没有。再说了唐格尔山那么大,以前主要都依靠人工勘察,没勘察出来东西那很正常啊,现在用卫星遥感,虽然他怎么遥的老子不知道,但是那玩意儿是从天上整下来的,天上的东西,肯定是高级货啊。“嗖”的这么一扫,那丫的肯定比人工一步步测量方便多了。”大山把烟灰一弹,调侃我到,“我一直以为只有你读书没读迂,看来老子又看走眼了。”
我经常被大山鄙视,也习惯了。
大山说的有道理。卫星遥感技术成熟以前,在没有如今专业的勘察机械和设备的前提下,矿源勘察都是靠老一辈勘察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知道有多少先辈永眠在了大山深处,当时的工作条件真的是没办法和现在相提并论。
这时,我电话响了,回过神一看,老总的电话。
“小刘,是我!今天有一份文件传到你那边去,你看到了没有?”听老总声音很高兴的样子。
“嗯,刚刚收到”
“小刘,我们抢到这么个‘肥’差可不容易啊!你的业务能力我是心理有数的,这个矿的掘进工程我已经给总公司申请让你来牵头。你好好准备一下,“走这个大路”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谁会把送到自己嘴边的‘肥’‘肉’轻易给别人,这点上我和李大山一直都高度一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