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的大,不知不觉中,他已取代了延德帝,成了她生命的重心。那个孩子,她的亲生孩儿,纵便是将天下所有的一切美好东西,全都给了他,她也仍嫌不足的啊。
午夜梦回之时,她甚至会忽然想,其实董后的用心,她都懂,事实上,当日若将她与董后异位处之,只怕她也会这么做吧。只是她虽是这么想,却也绝不会原谅董后的所作所为。
百里聿与百里肇自幼便是极亲密的,她一度曾想过要提点爱子些什么,然转念之间,却又觉得,孩童心地最无城府,自己若说的多了,难免他不漏了出去,徒然招致延德帝的不悦与百里肇的疑忌。怀着这个念头的她,对百里聿与百里肇之间的情谊,便也没有插手。何况百里肇本极聪敏,又是武全才,百里聿与他接近,其实对他自身有益无害。
然而她提防着、小心着、甚至谋划着,却终于还是比不上北疆一战中百里肇的大放异彩。一夜之间,整个大周都将目光凝聚在了百里肇的身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他们的太子,有足够的能力一举扫平北狄,从此熄了北疆之乱,乃至一统天下。
如日中天的百里肇,让其他皇子黯然失色。宁亲王百里肃身为皇子,又有李淑妃竭力为谋,也在这样的情势下彻底死心。这却让她大感失策。
她原本想的是,诸皇子中,百里聿最幼,若能让年的几人先就争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到了最后,她只需轻轻伸手,便能将那只早已熟透的桃子给摘了下来。如此既省事又省心,又何乐而不为。只是她却万万没有料到,她等到的,竟会是这个结果。
就在她以为此事已全无希望,甚至为百里聿一直与百里肇交好,而自己也未从中作梗而感到欣慰的时候,她却突然发现了延德帝的变化。
对百里肇,延德帝无疑是疼爱的,毕竟百里肇乃是他的结发妻子董后留下的根苗。从百里肇极幼之时,延德帝便不止一次的表示,此子足堪承祧,甚至在他年纪尚幼之时,便立了他做太子。照说,百里肇立下此等大功,他该欣慰有此佳儿,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她与延德帝做了一世的夫妻,对他,又怎会不了解。细忖之下,便也明白过来。有些时候,功劳太重,光芒太盛,其实也是会灼痛人的。至少,延德帝从前,就从未有过这等光彩。
功高震主,又怎能不为所嫉。若然延德帝此时,已然年老力衰也就罢了,然而其时的延德帝又正当年富力强,如此一来,父子之间的关系便变得有些莫测起来。
察觉了此点的她,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她一面暗下安排,一面却又私下送了信给兄萧灿,问他与当年的那位大夫可还有所联系。当其时,百里肇正与萧家议亲,有意聘定萧氏女萧呈娴为正妃,对她的要求,萧灿虽也暗觉诧异,却也不疑有他,当即便依她要求,将那人的联系方式与了她……
默思往事,她忽然只觉得可笑。自己穷尽了那许多心思,结果,却又给百里肇送去了一个帮他治愈双腿的妻子。天意这两个字,果真是莫测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已停下了脚步,静静的站在一株腊梅花下。腊梅开的正好,清浅的暗香盈溢开来,被暖暖的冬阳一蒸,竟有一种熏人之感。她身后跟着的一应宫人,虽对她忽然停下脚步,多有不解,但见她面色变幻难定,却也不敢上前相扰,便悄无声息的立在她的身后。的叹息了一声,萧后忽又恍惚的想起如今正自缠绵病榻的延德帝:我费了那许多的心思,最终落得一场空;而你呢,你默许了我的行事,甚至有意无意的帮了我一把,却绝不会想到,才只是四年而已,你的身体却已亏负如此。
一念及此,萧后也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叹,恰在此时,一阵散乱而急促的步伐骤然的传入她的耳中,却让她不由的皱了眉头,心中大感不快。延德帝病重之后,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