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章 故里(2/3)

作者:会说话的胡子
这些士族豪强,一旦犯错,立马举报,在这种环境下,士族豪强们虽未入仕,但却不得不帮楚南肩负起稳定地方的职责。

但这种手段虽然管用,但于长远来看,其实并不公平,而且也会打击百姓的积极性,毕竟当富有成了一种高危行业的时候,当我穷我骄傲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将会大受打击。

同时商业也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徐州能渡过难关,商贸的作用是很大的。

关于此事,陈宫跟楚南聊过,陈宫的建议是,眼下局势不稳,这种方法可以用,但必须想好以后改进策略,否则长此以往,就算重新定天下,天下在这种政治下,也会变成一潭死水。

而楚南给出的答卷也让陈宫很满意,眼下是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法,不需要等到天下一统,只需吕布势力稳坐北方之后,他就准备改换新法。

甚至方向也有了,以道德引导,给出些榜样,只要愿意为国为民,那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以及朝廷的嘉奖,同时倡导这种,让百姓可以效仿。

总之战争时期,楚南是倾向于商君书中的耕战之法,不过重刑范围用在士族豪强身上,既能得民望,又能稳定地方。

至少眼下从徐州看来,虽然大富没有,但民间工匠乃至农夫日子过的比以前好多了,对吕布势力的拥护也达到了一个极罕见的地步。

当然,这其中楚南狠打士族豪强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徐州一年产粮量是过去的八倍之多,一年四收,勤快点的甚至能收五季,而每一季的粮食产量还比往年多,在中原之地很多地方因蝗灾、旱灾使百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徐州却是家家有余粮,这才是吕布受到拥护的重要原因。

在对中原发动大战的情况下,衙署甚至不用额外征粮,光是府库的粮税就足够支持前线战场的消耗。

至于这是非功过,至少眼下于民有益,至于将来要如何改,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眼下要去许昌了,陈宫突然生出一股不舍来。

“先生。”门下书佐进来,对着陈宫一礼道。

“何事?”陈宫抬了抬眼,询问道。

“刚刚有侍卫传令,子炎公子回来了。”书佐躬身道。

“知道了,叫他来这里见我。”陈宫怔了怔,随即失笑道,这人还真是经不起念叨,刚刚还想着自己这弟子差不多该到了,没想到念头刚起来,他就回来了。

算起来,从出兵开始到现在,其实也不过就半年多时间,不知怎的,陈宫却觉的好久没见这个弟子了。

“喏!”书佐躬身一礼,转身匆匆离去。

另一边,楚南进城之后,看着眼前繁花似锦的城池,一时间有些出神。

要说有多繁华吧,对于见过现代大都会的楚南而言,自然是算不上的,但这半年来看到的都是残垣断壁,因战乱而居无定所的流民,就算是许昌,给他的感觉都是破败,百姓脸上透出来的也都是仓皇和无助。

而下邳作为最早推行新政的地方,楚南看到的是繁华的街巷,往来的人潮,锦衣华服之人少了,多了许多身着粗布之人,这些多半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这个时节,往日里是没有闲暇跑来逛街的,除非必要,否则逛街是大户人家的特权,便是偶尔有百姓过来,也是目的明确地跑去坊市,行色匆匆,买到自己的东西就走,绝不停留。

而眼下看到的,虽然粗布麻衣不及锦衣华服美观,但百姓身上那种以前没有的朝气还有挺起的胸膛,让楚南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这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

“这便是下邳?”薛悌和吕虔的感受更加强烈,楚南能感受到的东西,他们自然也能感受到,与外界中传言的人间地狱相比,眼前的下邳给他们一种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