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封爵、迁都【求推荐】(2/3)

作者:爱做梦的乌贼
的,入劲之后朱标对于身体、肌肉的掌控更加得心应手,相比较起来反倒比之前修炼更轻松了一些。

入劲之后下一个境界被称为融劲。

达到这个境界的标志是体内自生劲气,并且生生不息。

这比入劲更难。

大明军伍之中,达到融劲境的,不超过三百,其中绝大多数现如今都身居要职。

跟着朱元璋早的,基本都是一方将帅。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被封的基本都是这些人。

而即便是后来者,那也都能得到重用,比如加入锦衣卫的前身拱卫司,再比如被分配到朱标身边做护卫。

即便在江湖中,这样的人物作为一帮之主,一派之长也已经绰绰有余了。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自己就是融劲境强者,之前朱标还听他吹嘘过,自称早些年也是江湖上响当当的高手。

要不是后来政务繁忙,渐渐荒废了修炼,他也是有机会成为化劲宗师级高手的。

一晃又是两个月。

这两个月,朱元璋为这个正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大明朝做了很多事情。

总结起来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封爵、迁都

除了李自成,朱元璋又封了两个王爵,四个公爵,十六个侯爵,全部都是长江以北的大军阀以及流寇头子。

这次封爵,公爵以上可都是有封地的那种。

其中两个王爵分别是吴三桂和左良玉。

吴三桂直接封在了北直隶、左良玉封在河南。

朱元璋算计的很明白,把地盘全部分封出去,就是不让他们轻易产生投降的念头,毕竟以前这些都是大明朝的地盘,他们只是武将,流寇,即便被满清占了也没什么可心痛的。

但现在这些可都变成他们自己的地盘了。

他们又怎么会甘心把自己的地盘拱手相让呢?

而且即便铁了心要投降的,满清也不会再信任他们,毕竟满清已经给不出更高的筹码了。

这就是朱元璋的目的。

他不指望这些人真能灭了满清,只要能拖延几年时间,给大明朝缓过一口气就行了。

至于迁都,自然是要把行政中心转移到南京去。

虽然有很多大臣反对,但朱元璋依然力排众议把这件事做成了。

北直隶就在满清兵锋之下,四周更是流寇遍地,早已不适合作为大明朝的行政中枢了。

相比较起来南京就可靠多了。

那里直到如今依然一片繁华,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被官绅架空。

不过朱元璋给崇祯皇帝留下了十万训练有素的兵马,以及一系列对付那些官绅的锦囊妙计,只要崇祯不乱搞,把南直隶、甚至半个湖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都是有可能的。

这两件事若是做成,至少可以为大明朝续命二十年。

至于中兴大明,朱元璋连想都没想过,这个大明早已经病入膏肓,想要救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如果朱元璋一直留在这里,自然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带着大军迁都南京,杀人抄家,给老百姓分地恢复元气,然后整军备战,过几年直接北伐就好了。

但可惜,崇祯不是他。

崇祯虽然能杀人,但却不会杀。

掌握不住技巧。

朱元璋杀人越杀天下越太平。

换了崇祯皇帝,恐怕要不了多久大明就要被他杀没了。

朱元璋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费尽周折弄出这么些事情来。

他希望的就是各方牵制之下,延缓大明灭亡的速度,延缓满清南下的速度,以待出现一个力挽狂澜的乱世枭雄。

这个人甚至都可以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