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指和北湖防指的意思。”>
别的不说,就路桥公司的那台大挖机,如果早点回去,多干一天活就能给路桥公司创造上万元的利润。>
陵港拖001和港务局的浮吊船、陵大汽渡的渡轮同样如此。>
再加上全营官兵都有本职工作,在政府部门和国营企业上班的还好,像曹队长等个体运输户就不一样了,人家完全是义务劳动,在这儿多干一天,人家就少赚一天的钱。>
更重要的是,陵港拖001等船只和曹队长等人的拖拉机,跟个体运输户买的中巴车一样,是要给国家缴纳各种税费的。就算什么都不干停在家里,都要给国家交钱。>
长江防总和北湖这边的党政领导肯定不好意思开口。>
作为让人家出人、出力乃至出装备的牵头人,韩渝一样要考虑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爸,你估计这两股空气大概会在几天后遇上或擦肩而过?”>
“它们可能走的很快,也可能走走停停。如果快的话,可能三四天内就会遇上。”>
“沈市长,杨政委,席工,我先出去打个电话。”>
“给谁打?”>
“港务局。”>
沈副市长反应过来,抬头道:“去打吧,我们等你。”>
“是。”韩渝放下老丈人的图纸,快步走了出去。>
杨政委这是第一次见老韩同志,指着韩渝的背影笑道:“韩工,你大女婿、二女婿都有本事,女儿既有本事又漂亮,你真有福气!”>
“是啊韩工,你是我见过的最有福气的人。”王书记是发自肺腑的羡慕老韩,甚至有些妒忌。>
老韩同志被夸的心花怒放,坐下笑道:“孩子们懂事,我和我爱人省心。但他们能有现在的成就,都是他们自个儿干出来的。”>
“韩工,别人不知道我是知道的。归根结底,还是你们家的家风好,你和向主任培养的好!”>
沈副市长给老韩同志递上支烟,回头笑道:“杨政委,有个情况你可能不了解,咸鱼不只是韩工的女婿,也是韩工的儿子,咸鱼十几岁时就倒插门,可以说咸鱼是韩工一手培养出来的。”>
倒插门很光荣吗?>
居然当着这么多人面说!>
杨政委正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来自滨江港监局的吴处就笑道:“韩工,直到现在我爱人都说你和向主任有眼光,招咸鱼这个女婿真招对了。当然,晓军也不错,肯学肯钻,上次我岳母生病去附院治疗,我爱人找的就是你家晓军。”>
白龙港江上加油站的李站长更是笑道:“韩工,我到现在都记得咸鱼第一次去你家时带的什么东西。”>
“带的什么,我都忘了。”>
“带了一桶鱼,还有一箱从靑岛买的啤酒。”>
“想起来了,李站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鱼是老钱给他准备的,至于啤酒,本来是带给徐所的,一共带了两箱。徐所说他第一次去你家,不能两手空空,就让他给你带了一箱,剩下的那箱请我们白龙港几个单位的负责人一起喝了,哈哈哈。”>
原来咸鱼倒插门的事个个都知道!>
杨政委反应过来,真有点搞不懂陵海的婚嫁风俗,暗想难道做人家的上门女婿在陵海很流行,并且是一件不丢人的事?>
这时候,韩渝走了进来。>
沈副市长顾不上开玩笑,抬头问:“港务局领导怎么说?”>
“这几天有六艘货轮靠港,其中有三艘是箱子船,港区的大车都在忙着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