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鱼忙着组织指挥抢险,根本顾不上搞这些小动作。即便没那么忙,咸鱼也干不出这种事。>
沈凡作为陵海的副市长肯定是想搞小动作的,但沈凡搞经济工作是一把好手,搞这些小动作他还要再修炼几年。或者说他的脸皮还没那么厚,做不出让人家给陵海写感谢信这种不要脸的事。>
秦副市长几乎可以断定这些事是混进高级专家组的老葛干的,沉默了片刻苦笑道:“在后面加括弧的不只是陵海。”>
“秦市长,我不太明白。”>
“开发区也在宣传,开发区昨天在滨江日报发了一篇支援北湖抗洪的文章,提到单位名称,他们也在滨江防汛抢险营后面加了个括弧,注明是滨江开发区预备役营。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在本地媒体上发表的,一个是国家级媒体报道的。”>
“他们不是在瞎搞吗?”>
“夏团长,看来你对我们滨江还是不够了解,这种事很正常,习惯了就好。”>
“陆书记和王市长知不知道?”>
“知道,都上国家级大媒体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陆书记和王市长有没有说什么。”>
“换作平时,他们肯定不会高兴。现在的形势比较微妙,陆书记和王市长装作不知道,今天一早甚至让宣传部给滨江日报和滨江电视台打招呼,只要涉及到咸鱼他们支援北湖抗洪的新闻少报道,最好不要报道。”>
夏团长一头雾水,忍不住问:“为什么?”>
秦副市长解释道:“你们陶副师长早给我打过电话,他说省军区首长当时之所以大半夜亲自去高速口接,主要是不了解我们滨江防汛抢险营的情况,担心我们没战斗力,完不成上级交办的抢险任务。>
毕竟我们是代表省军区出战的,他们不亲眼看看不放心,甚至做好了从江城那边的预备役部队抽调精兵强将,补充进我们滨江防汛抢险营,加强我们滨江防汛抢险营力量的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团长真不知道这些,追问道:“后来呢。”>
秦副市长笑道:“两位首长看到我们有那么多工程机械之后,他们放心了,但在放心的同时又有些担心。”>
“首长担心什么?”>
“不只是北湖要抗洪,江南一样要抗洪。”>
秦副市长轻叹口气,接着道:“第一次洪峰杨州就没顶住,刚开始我们不知道,都以为是杨州自个儿把口子堵上的。后来才知道靠杨州自个儿的力量抢不下来,省里从姑州、吴锡、震江紧急抽调力量支援。”>
夏团长喃喃地问:“当时很危险?”>
“市区差点被淹,你说危不危险。”>
“这又关我们什么事。”>
“怎么就不关我们的事,当时省军区不知道我们滨江有一支专业抢险力量,不然早调我们上了。防汛形势这么严峻,江城都发生内涝了,谁敢保证全省的长江干堤不出问题?这么说吧,沿江各省市现在是各扫门前雪,要先确保自己这边不出问题。”>
生怕夏团长不明白,秦副市长补充道:“省军区既要接受省里领导,也要接受楠京军区领导。省里考虑的是全省的防汛,楠京军区的防区更大,要支援江南、徽安和西江等沿江省市抗洪,并且西江和徽安的防汛形势比我们江南更严峻。>
如果你是省军区首长,在省里和楠京军区抗洪形势如此严峻的前提下,让一支极具战斗力的抢险队伍去支援北湖抗洪,省领导会怎么想,楠京军区首长又会怎么想?”>
夏团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