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不高,但一年下来,总有个十来台吧。>
即便如此,对七机部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负责后勤的主任找过他,说是制造一台晨星消耗的原材料,都够从机械厂那里购买三台了!>
这也是双方间技术的差距。>
不过,相比起来他们七机部还算是不错的了,五、六机部,据说他们的机床厂到现在还没弄明白呢。>
为此他们几个机部可是下了巨大的决心,一定要将晨星这道坎越过去。>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晨星机床的生产难度,精良情况,在国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即便是从国外引进的那些机床,也未必有这个好。>
可就在全国上下准备攻克这道坎的时候,却没想到,机械厂竟然又开始抬高门槛了。>
而且还不是一点两点,直接抬高两个档次。>
这要是让那些信心十足的人知道了,自己好不容易迈过晨星这道坎,结果抬头一看,上面还有一座山,估计心里承受不住的,当场得崩溃吧!>
“对,正因为难度太大,所以这机床不好做!”>
杨小涛去过车间,也清楚机床的生产进度。>
下午跟秦老在车间里转悠的时候,更是听取了刘大明他们的意见。>
“高精度机床使用的材料跟以前的大不相同,单单削减加工这一块,几乎生产几个部件,都得搭进去一台机床!”>
“晨星机床。”>
杨小涛实话实说,冉父听了轻轻皱眉,没明白其中的意思。>
杨小涛便解释一番,冉父这下更是无语。>
也就机械厂这家大业大的,拿晨星这样的宝贝机床来当柴火用。>
也就他们有这底气。>
估计其他机床厂,不,应该是其他几个机部听说后,都得打退堂鼓吧。>
“我估摸着,等水星这台机床做出来,最少得搭进去三四十台晨星!”>
杨小涛估算着大体数量。>
不过这是在杨小涛没下手的情况下,这次钱老的课听完了,有些事,他也该下手了。>
冉父听了沉默不语。>
这,三四十台晨星,要是给他们七机部,多好啊!>
……>
“老钱,你说的是真的?”>
就在杨小涛跟冉父说起水星机床的事情时,七机部里,王老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
钱老一边看着桌上的那本笔记一边点头,同时手上拿着纸笔,在一旁验算着什么。>
“嗯,中午吃饭的时候说的,应该没错!”>
王老张大嘴巴,嘴里念叨着,“一台,抵得上三四十台?”>
“我的乖乖,这台,啥名字?”>
“水星!”>
“水星,这名字个性。”>
钱老停下笔,然后解释了一下太阳系。>
王老也不在意,管他金木水火土呢,反正就是个名字,就是叫狗蛋,只要好用就行。>
“啊,对,水星机床,一台真能顶三四十台晨星机床?”>
“你听错了,是生产这一台,可能需要那么多晨星机床来生产,我估计是跟用的材料,加工精度有关。”>
“那不一个事嘛。”>
“我的乖乖!这台机床要是做出来,今后十年不敢说,五年,五年内这机械厂绝对是其他机床厂难以逾越的大山啊。”>
“而且,我觉得这还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