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场休息完了,双方继续掐。
青龙元年(233年),诸葛亮就开始把军粮集中到斜谷南口,同时命令修葺斜谷栈道,以备来年的北伐。
青龙二年(234年)的2月,诸葛亮开始从汉中出发率领10万大军走上斜谷北去的道路。
而这次蜀国与吴国紧密协同,约定同时讨伐魏国,这年5月,中路孙权亲自率军推进到巢湖湖口(安徽省巢湖市),直指合肥新城(安徽省合肥市西北,二三二年满宠所建);西路派大将军陆逊、左翼军事总监(左都护)诸葛瑾,率万余人,进入江夏郡(湖北省鄂州市)沔口(湖北省武汉市,汉水入长江口),直指襄阳(湖北省襄樊市);东路将军孙韶、张承,进入淮河,直指广陵(江苏省扬州市)、淮阴(江苏省淮阴市)。
年初,魏明帝还在大修宫室,一派升平景象,转眼之间,帝国四境就狼烟四起。似乎注定这个读起来十分顺溜的234年要出大事。
因为,就在这一年里,死去了两个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们的命运也许相互关联,也许是南辕北辙。但是,他们的死似乎多少暗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多少提醒着人们将跌跌撞撞地进入到另外一个陌生的时代。
在这一年的3月庚寅日,山阳公刘协去世。
今天的山阳公、昔日的汉献帝,就这样离去了。
他带走了整个一个质朴而又谨厚的汉文化,那个曾经在很多年以后,被郁闷的嵇康仰慕的汉文化,那个千百年以来为后人敬仰、津津乐道的既进取、又质重,既张扬,又含蓄,既简单、又通脱的充满了人类本真的汉文化。
虽然偏安一隅的蜀国还打着汉的旗帜,虽然186年以后还出现一个自称是汉帝后裔的人建立了南朝的宋,虽然713年以后还有一个建立了后汉的人,但是,我们却深切地感到那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已经远去,只留下我们这个民族的名称还深深得纪念着那段恢弘的历史,至于后来的那些个上演的几出短剧并未继承到一点汉的文化,不过都是些狗尾续貂的把戏,实在是不足挂齿的。
刘协作为刘宏的儿子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似乎注定要为父亲的荒淫无耻来还账,即使从小聪明伶俐也不例外。——人有的时候,从出生开始,就真的已经注定了是要还账的。从这个角度看,刘协太可怜。
他从小就没有了亲生母亲,妈妈王美人被何皇后弄死。
9岁继位,亲眼目睹嫡母(何皇后)被董卓杀死。
10岁,看到自己的兄弟(少帝)被董卓杀死。
10岁,从小生活的家被董卓焚毁,自己也随着离开了洛阳,来到陌生的长安。
10岁,看到董卓杀了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珌,杀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一家.。
10岁,被迫宣布自己的老老老爷和帝、老老爷安帝、老爷顺帝、爷爷桓帝没有功德,就差没宣布自己的亲生老爸也混账了(不过他的确名至实归)。以后代这样宣布,在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汉朝来说,以儒家“为尊者讳”的原则来审视那个在诏书上签名的孩子,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自己把自己判了死刑,自己把自己置身于大逆不道的境地。
12岁,看到王允杀了董卓,2个月后,王允又被李傕所杀,长安死了一万多人。
14岁,在西凉军人的“保护”下,为百姓祈雨;命令把仓库中的米拿出来赈济饥民,可是饥民死的还是很多,怀疑当官的欺诈,在大殿上亲自用量器量五升米豆,当场作出三大盆粥,才知道大臣们真的在作假,全体朝臣都谢罪,提出要把经办人处死,可是献帝不忍,只打了办事的50下屁股。这样献帝还不放心,竟然亲自为贫苦人们施粥,从此以后,官员们才实实在在地给饥民做粥,因此而救活了很多老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