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百姓过得好,背负骂名又如何?>
太守答应一声,匆匆去了。>
没多久,城墙上守军消失不见,秦怀道对罗章叮嘱道:“让雇佣军接管城门,城门关闭起来,不准任何人离开,如有人强闯,杀无赦。”>
“遵令!”罗章答应一声,带着大部队进城去了。>
秦怀道看向程处默:“带兵拿下军营,只要守军投诚,不可滥杀,宝林,你带人拿下太守府,粮仓、库房等要地。”>
“遵令。”两人抱拳,带着各自大军也跟着进城。>
龙川郡顺利拿下,不费一刀一枪,秦怀道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问道:“高建武,城中守军多少,粮食多少?”>
“守军两千左右,粮食不清楚,我问问。”高建武说着问了问其他官员,这才对秦怀道补充道:“粮食还剩下一万余石左右。”>
一万余石不多,但也不少,能支撑大军一段时间,没有后勤支援,只能以战养战,秦怀道对程处亮说道:“你带人进城后查封所有粮铺,肉铺,再去太守府银库看看,拿些银子购买,只能成本价。”>
“遵令。”程处亮抱拳应道,领军跟着进城了。>
秦怀道看向羽林卫一校尉,李义协还没返回,记功、记账等参军之事落在对方身上,叮嘱道:“随本将军进城,接管太守府,账目一定要清楚,回头本将军可是要查的。”>
“请将军放心,如有错漏,提头来见。”校尉赶紧保证道。>
大军缓缓进城,没多久来到太守府。>
门口把守的队正看到秦怀道过来赶紧行李:“将军,里面已经清除完毕,兄弟们在做第二轮排查,以防万一。”>
“做得好。”秦怀道勉励一句,走进大门,穿过一个院子,来到一间独立的阁楼,门口有士兵把手,纷纷行李,大家走进去,正是太守办公的地方。>
秦怀道在上首坐下,将士们在左边,兴高采烈,龙川郡官员在右边,脸色发苦,但没人敢抱怨一句,连高句丽王都投降了,还能说什么?一些心思活泛的人甚至开始考虑退路,准备替自己谋前程路。>
没多久,尉迟宝林匆匆过来汇报情况,粮食一万余石,和高建武说的基本吻合,还有一大批器械、马料等,奉命征集上来的,原计划三天后送往前线,正好便宜了大家,特别是马料。>
冰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草还没有发出嫩芽,战马全靠马料供应,但数量有限,供应困难,战马都瘦了很多。>
还有十万贯银子,也是要送上前线的军饷,秦怀道听到这么多银子,心中大喜,虽然丹东和大行城都缴获不少,但全都发下去了,辽东城一战杀死不少,当时许诺的赏银是一人三贯,加上军饷,这可是一大笔开支。>
朝廷军队拖延一个月军饷问题不大,但雇佣军没有及时发放赏银,战斗力大打折扣不说,甚至可能兵变。>
有了这十万贯,就又能干很多事了。>
秦怀道示意尉迟宝林拿出一些给程处亮收购粮食、肉类和盐,再安排人去百姓家购买草料,黄豆、鸡蛋虽然精贵,但战马不补充体力会大跌,甚至病倒,接下来的平壤之战,必须做好充足准备。>
处理完公务后秦怀道看向高建武:“让龙川郡免于刀兵,你功不可没,本将军会如实禀告圣上,希望接下来再接再厉。”>
“本王向往大唐久矣,愿协助将军劝说各城打开城门,尽早回归大唐怀抱,高句丽不能再死人了。”高建武正色说道,或许是想到高句丽前前后后死了差不多三十万,不说家家戴孝也差不离,心生愧疚,最后这句话多了些真诚。>
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