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觉得安南战事,是战是停?”
“陛下,安南战事不利,并不是我大明将士不用命,而是胡氏狡诈,投毒所致。因此,臣认为可派医官送去药材,为我官兵诊治,同时传令盛将军,固守升龙,择机再战。”
徐辉祖躬身行礼,恭声答道。
李景隆道:“陛下,臣觉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大明官兵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好局面,不能就这样被疫情耽搁,可以再派援兵,从侧翼攻击胡氏军。此时胡氏军中也有疫病,我援军一到,届时一鼓作气,拿下清化城,抓住胡氏伪王便轻而易举。”
“诚意伯,你怎么不说话?”
朱棣望着刘璟问道。
“陛下,臣在想,我大明火器比之洪武初期犀利了不下于十倍,短短数月便攻下了升龙城,可强盛的兵峰却因疫病而停下。臣注意到,盛将军在奏本里说攻破升龙城之后,我军‘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刘璟躬身道:“陛下,我军南征安南胡氏伪王乃是为了‘吊安南百姓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并不是去大肆掠夺的啊!我大明官兵为王者正义之师,攻破城池之后却掳掠女子玉帛,实为不该啊!”
“荒谬!”
李景隆反驳道:“诚意伯是说我军将士在掠夺安南么?”
“曹国公勿怒,在下并不是这个意思。”
刘璟解释道:“因为依照盛将军所言,我军将士破城之后,掳掠女子玉帛,实则与强盗无异啊。”
他说到这里,抱拳向朱棣作揖道:“臣请陛下明鉴。”
“都不要吵了。”
朱棣抬手制止了李景隆与刘璟的争论。
“传旨,命惠民医馆派出一队医官,赶赴安南。另外,从福建、广州各地惠民药局转运药材,送去安南前线,为我军将士治疗疫病。”
朱棣思索片刻,沉声吩咐道:“至于是战是停,命盛庸与诸将商议,择机而动,不必再请旨。”
“微臣领旨。”
金忠躬身作揖道。
就在此时,李兴入殿禀告道:“陛下,兵部侍郎齐泰求见。”
朱棣闻言,面无表情道:“传他进来。”
“臣齐泰拜见陛下。”
齐泰入殿之后,当即作揖行礼道。
“平身。”朱棣道。
齐泰道:“启禀陛下,臣刚刚接到甘肃总兵官宋晟将军派人加急送来的军报,请陛下过目。”
他说着话,从袖袋之中掏出了那一份军报。
李兴上前从齐泰手中接过军报,躬着腰行至御桌前,将其呈给了朱棣。
“古圣先贤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朱棣看完军报,感叹道:“这坏消息当真是一个接一个!”
他放下军报,递给李兴道:“都看看吧。”
于是,李兴将这份军报交给了魏国公徐辉祖。
徐辉祖看完后,军报依次传给了李景隆、刘璟、金忠等人阅览。
宋晟在军报上说西北战事不利。
亦力把里的边将那拿哈实际被阿鲁台所杀,但阿鲁台却派那拿哈的心腹将领向亦力把里送去消息,声称明军杀死了那拿哈,阿鲁台想祸水西引,调拨大明与亦力把里对战。
明军收复哈密之后,扩建城池,亦力把里察觉到了明军西进的意图。
虽然经过调查后亦力把里知道那拿哈死于阿鲁台之手,但当权者为了让麾下士卒卖命抵抗大明,自然声称是明军杀死了那拿哈。
尽管亦力把里的边军抵不过大明官兵的火器,但他们生长在马背上,逃跑得非常快。
往往明军刚要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