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罢。”
朱棣挥手道。
两刻钟后。
文华殿。
“儿臣高炽拜见父皇陛下。”
朱高炽作势就要跪下行参拜大礼。
朱棣赶紧上前扶起朱高炽,道:“你腿脚不便,些许虚礼就免了,快坐下说话。”
“谢父皇。”
待朱高煦坐下后,朱棣挥手让李兴退了下去。
于是,武英殿内,就剩下了父子二人。
“这是之前郑和回航,船队停泊在泉州休整时,高燧派人送来的信。这一份是郑和船队抵达太仓附近海域时,太仓卫指挥使平安派信使快马来报的信。”
朱棣拿出两封信,交给了朱高炽,沉声道:“你看看这两封信,瞧瞧有何异常。”
朱高炽看完两封信之后,发现此次跟随郑和回航的货船,从泉州出发到达刘家港之前,在路上少了七艘。
当时,赵王朱高燧来信报告说郑和船队已抵达泉州,并提及回航货船有八十七艘,但太仓卫指挥使平安来信中提及的回航货船,只有八十艘。
“平叔(平安)行事谨慎,不会弄错货船的数量,这里面必然另有隐情。”
朱高炽恭声道。
朱棣欣慰道:“朕没记错的话,当时高煦发现这个蹊跷之后说的话,跟你刚才说的一模一样。”
“敢问父皇,郑和对此事是如何解释的?”
朱高炽问道。
朱棣沉声道:“郑和禀告说,回航的货船在泉州停泊的最后几天,不幸遭遇了一阵暴风雨,有七艘货船被巨大的风浪给掀翻了。”
“此事朕已命平安暗中调查,得知那七艘货船确实遭遇了突发的风浪,虽然被掀翻,但货物却被你三弟派人打捞走了。”
“父皇是怀疑三弟趁着风浪,派人搬走了货物?”
朱高炽小声试探着道。
“高燧有没有做此事,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些话,朕不方便说。”
朱棣冷声道:“朕此次召你入宫,就是希望你去劝一劝高燧,亲王的俸禄足够他府上花销了,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一旦东窗事发,朕也饶他不得!”
“儿臣领命!”
朱高炽当即躬身道。
天黑之后。
宗王坊,赵王府。
赵王书房之中。
“大胆!你竟然不经本王允许,而把倭人带入王府,你是嫌命长么?”
朱高燧望着王府总管余勇,气急败坏的训斥道:“若不是看你忠心不二,信不信老子砍了你?”
“殿下容禀,此倭人自称有一桩大买卖要送给殿下。”
余勇吓得颤抖着双腿,恭声说道。
“放屁!大买卖?这是来做买卖的么?私下会见倭人,往大了说,可以是通敌卖国!”
朱高燧从来都不是没脑子的人,他很清楚现在的处境。
“那倭人信誓旦旦的承诺是做买卖,一出手就给了属下厚厚一叠百元金钞,属下想着殿下如今正缺钱,这才把那倭人领了进来。”
余勇低声解释道。
“你!你真是被钱财迷了心啊!”
朱高燧见余勇满头冷汗,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道:“罢了,让那倭人进来。”
“是。”
余勇如临大赦,急忙躬身退了下去。
不多时,他领着一位倭国浪人打扮的黑矮倭人走进了赵王书房。
“小人织田次郎,见过赵王殿下。”
织田次郎作揖行礼,同时用沙哑的嗓音,说出了一番并不流利的汉话。
朱高燧不耐烦的挥手道:“免礼,坐下说话。”
“赵王殿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