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75、马尼拉京观(2/3)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

明朝的《律条公案·五刑定律》记载:死刑有二,绞:绞者身首俱全,虽入于极刑而法比斩者为稍轻也。斩:斩者身首异处,盖入于极刑,法比绞为尤重。若弑逆大罪,凌迟处死。剐碎其尸尤重于斩,其刑之极,无以复加矣。

杨凡认为,处决犯人的方式也要尽量文明。

这些被押到这里处决的都是死刑犯,为了提高效率,一律处斩。

而且这是军队行刑,适用军法。这些犯人都有幸存者指认告发,而且不是一人,不是孤证。基本没有冤枉的。

同时,这些人被处以没收财产,作为给受害者赔偿。其他没有犯罪的西班牙人,也需要强制劳动,等他们的家属和国王出钱赎买,才会释放。

杨凡认为,西班牙王朝需要对一百多年来,汉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整体负责。所以,没收财产和赎金之外,还需要西班牙国王做出赔偿。

这笔钱,杨凡打算先给西班牙国王去一封信。阐述大明的立场,至于什么时候去欧洲讨要这笔赔偿,就看将来海军的发展情况了。

这座断头台和法国的不同,这座更大,是集体处决用的。是一个十米长的刀片,一次可以处决十个人。这里有八百多人要处决,要想一天完事,效率就必须要提高。

看着这座恐怖的杀人机器,以及吓得体若筛糠的西班牙人和土人。周围来观刑汉人们太解恨了。他们一般咒骂着这些披着人皮的畜生,一边看砍他们的脑袋。

好多人对着京城的方向磕头,感谢皇帝陛下派军队来给他们报仇雪恨。

他们都有亲人、朋友在二十年前的大屠杀中遇害,还有很多人遭受了财产损失。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更是饱受欺压。

西班牙人和土人再也不符趾高气昂,欺负他们的那一套丑恶嘴脸。很多都哆嗦成一团,连站立也维持不了了。大多瘫软在地,有的屎尿齐流。

轮到的那些人,都被海盗团的士兵架着,拖上了断头台。这些人什么样子都有。有的嚎啕大哭的,有的划十字的。也有硬气冷笑的,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他们不会为所作所为忏悔。

杨凡尊重任何人的宗教信仰,允许神父的助手站在断头台上,为即将处死的罪犯祈祷。因为神父已经死于非命了。不幸的是,这位小神甫也犯了罪,欺诈汉人商铺。不过不会被处决,他被判决挖鸟粪十年。

十年后,他继续挖鸟粪攒够路费,就可以回西班牙老家了。

十个人被拖上断头台,小神甫为他们诵经。

小神甫拿着圣经为他们读诵:“降来火毁判世,主勿记我罪,主,我天主,望引我路,……天主矜(jin)怜我等,基利斯督矜怜我等,天主矜怜我等。(念天主经洒圣水)”

“阿门”

曹维饶有兴趣的听着,等待念诵结束,他点点头,刽子手立刻拉下扳手,刀片落下,咔嚓一声,十颗头颅滚落在地。

干净利落,一声惨叫都没有发出,被处决者,甚至不知已死。眼睛还在惊恐的转动。

远处,士兵在挖一个大坑。处决完毕的尸体被整齐的摆进去。不摆好不行,那样装不了太多。等处决完毕,这里将会用土筑起一个金字塔形的京观。并立碑记述。

这座纪念碑上书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几个大字。

修筑这座京观,一个是防止尸体不处理引发瘟疫。这里毕竟是热带,尸体腐烂很快。另一个就是震慑土人,防止再有侵害汉人的事件发生。就像当年马援在越南树立的铜柱一样。

马援在交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