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6章:各有心思(2/4)

作者:金之天狼
上他个性疏懒,任性放旷,很多情报工作都没有及时传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还好金良随后得到了四十多岁老成持重的贾诩,有贾诩负责军事情报组织,郭嘉转为分析情报,金良的情报组织才告别了无序的状态

金良在过去的三年内,对很多历史名人都存在严重的拔苗助长,把一个从未带过一百人的名人骤然任命为负责四千人的旅帅或负责两万人的师帅,如徐晃、太史慈、赵云皆是如此,结果这些历史名人有不少人都显现出不胜任的状态,幸好金良有完善的培训体系,督促各级将领勤习兵法和带兵条例,经过三年的磨砺,这些被金良拔苗助长起来的历史名将们终于成功出师,可以独当一面,但这三年来他们也犯了不少错误,不然金良的势力可能比现在还要壮大

金良吸取了这三年内拔苗助长的教训,把征辟来的历史名人都从适合他们的基层做起,但为了不至于让这些自视颇高的历史名人们灰心失望地认为金良小觑了他们,金良都会逐个倾谈给他们花了一个远景画饼,说对他们寄以厚望想对他们委以重任,但他们现在不论是能力还是经验资历上都无法肩负这个重任必须要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做起来

金良任命邓芝为近卫师教导旅一营参军,跟李严一样接受培训并逐步参与实战

本来李严的武艺不错,按照演义的标准来算勉强能挤进一流武将,但金良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参军或治政人才,毕竟以后的战争会越来越少,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治政人才而不是战争人才

金良得到了李严和邓芝后,心里甚是欣喜,他按照郭嘉、贾诩的建议,没有继续进军,而是停驻在野城外等待荆州内部的变动,金良从襄阳安插的暗部特工处获悉,袁绍麾下的外地文臣武将与荆州本土文臣武将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经演化到了白热化的状态,金良若是一鼓作气地攻过去,会迫使两方联手御敌,若是金良按兵不动则会让那些荆州本土文臣武将们心生别的念头

果然不出郭嘉和贾诩的预料,金良十万雄师按兵不动,让荆州内部开始分裂,而且荆州外部某些半武装势力也前来投效金良

数十日前,袁绍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袁绍只跟二十多名亲信逃回襄阳城,襄阳本地许多世家豪强是又惊又喜,他们惊讶的是中央军的强大战力和袁绍军的不堪一击,他们喜的是袁绍从外面带来的汝颍士人可能再也无法欺压他们了

袁绍从韩馥手里夺取荆州,迥然不同于刘表单骑入荆州必须要靠本土世家,袁绍是带了南阳人逢纪、许攸和颍川人郭图、荀谌、辛评以及冀州人审配还有很多汝南乡人为他羽翼,这些人皆是世家出身的士人,他们帮助袁绍顺利夺取荆州,袁绍要照顾到他们的利益,必然牺牲了本地世家的利益,而逢纪、郭图、许攸、审配等人都是私德很差贪得无厌之辈,他们得袁绍支持,变本加厉地侵犯起荆州本地世家如蒯家、蔡家、黄家、马家、庞家的利益,蒯家、蔡家等本地世家虽然迫于袁绍的名声与军威,勉强跟袁绍合作,但一直非常不满那些南阳、颍川、汝南士人对自己利益的侵害,外来士人跟本地士人之间因利益分配不均而显现出来的矛盾在袁绍这个喜欢搞平衡的主公统治下一直不得调解,愈演愈烈

袁绍依靠逢纪、许攸、郭图、荀谌、辛评、审配等人顺利夺取荆州的,所以对他们言听计从,对这些私德有亏的谋士们言听计从后,便在他们的忽悠下,对本地世家士人便没有多少信任,之所以还给蒯家、蔡家、黄家、庞家等世家人物一定的官职也是为了安抚荆州民众

在这样的情况下,荆州本土世家越来越抵制袁绍的统治,而袁绍也越来越不信任本土世家,像数十日前袁绍攻打洛阳,便没有带上任何荆州本地文臣武将,可袁绍惨败后,因为逢纪、郭图等人劝袁绍留意荆州本土世家的骚动,袁绍愈加不信任本土世家,本土世家忍无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总裁请别离开我 入狱十年,谁还见义勇为啊 山乡菜园 每天被迫和九千岁秀恩爱 千金买骨 绝世武医 季天侯厉元朗全文 顾总,太太又去男科给你挂号了 变成总裁家猫怎么破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