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三十四章 还来不及为洲际导弹感到惊讶,下一个赶到的是..(下)(3/4)

作者:新手钓鱼人
fauver-arris药品修正案》,设立下一个人体实验观测周期的底线时间——最少半年。

而在这之前,有很多药品商都通过氪金缩短了时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徐云提到的恩那维德,人类历史上第一款口服小孩拦截药。

恩那维德最初的构想源自社会改革家玛格丽特·桑格,她找到了生物学家格雷戈里·平克斯和富婆凯瑟琳·德克斯特·麦考米克研发了这款药物。

药物的研制过程此处暂且不表,总之在1957年的时候平克斯确定了配方。

然后这几人组建的西尔公司的骚操作来了。

海对面是标准的基督教国家,所以对于堕胎的争议始终很大,许多人认为拦截小孩是一个有违道德的做法。

因此平克斯他们直到1957年年初,也不过找到了两百多位实验者。

不过平克斯在提交药物申请的时候换了个说法,玩了个文字游戏:

他不再提及参加实验的人数,而只是强调自己观察到的经期数——【在完全按照要求进行的1297个周期中,没有一例怀孕。】

接着这项报告被交到了机构手里,在富婆麦考米克金钱攻势的冲击下,不但认同了这项数据,还在一个礼拜后就批准了药物上市

当然了。

由于当时舆论压力过大的缘故,恩那维德一开始冠以的疗效是月经不调类的药物,直到去年才正式用小孩拦截药的名义进行销售。

当初的恩那维德如此,此时的万艾可亦是如此。

根据徐云了解到.或者说首都收集到的信息。

屈润普这次可是找了不少大人物做合伙人,甚至还把广告打到了《时代周刊》上,如此才能做到迅速上市。

听完徐云的解释,黄爱梅方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么回事”

作为一名在海对面待过很长时间的留学生,她一听便知道徐云的解释大概率是真的。

别的不说,当年她和丈夫能进宾大读书,靠的也是叶企孙托关系找来的推荐信呢。

接着她又想到了什么,有些担忧的对徐云问道:

“徐顾问,我还有一个问题——咱们目前虽然和群润普有着合作,但如果核弹爆炸成功了呢?”

“万一到时候海对面觉得我们威胁过大,从国家层面上用政策拦截我们的分红,那到时候该怎么办?”

徐云闻言立马摇了摇头,解释道:

“不会的,爱梅同志,我们和屈润普的合作并不是国家与个人合作那么简单,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媒介.或者说中转的离岸机构。”

“所以规则上来说大陆这边和屈润普并没有多少关系,这种情况下海对面如果想要无理耍霸权.毛熊可不会放过这种绝佳的机会。”

实话实说。

黄爱梅的这个忧虑在数个月前李觉也曾经提及过,但这事儿不需要徐云出马,首都那边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首都方面联系了香江的某个友好家族,屈润普方面则寻找到了一家枫叶国的企业,双方通过那家企业设在君士坦丁堡的分支绕过了海对面监管,以此达成了合作协议。

这可不是想当然,而是原先历史上有迹可循的真实案例。

不过这个案例与药品无关,而是涉及到了粮食进口。

在去年一月份的时候。

美乐帝正式上位,他就曾可以考虑基于人道主义原则,向华夏出口粮食。

但是海对面希望中方正式向海对面政府提出进口粮食要求,而华夏更希望直接同海对面的民间商业机构洽谈粮食进口的可能性,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政治影响。

这个提议由于沟通渠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