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九十二章 SU(5)模型的那些事儿(3/4)

作者:新手钓鱼人
要它嘛。”

“但剩下的衰变宽度和矩阵手征参数就很少见了,这摆明了和简并子空间有关。”

说到这里。

徐云抬头环视了现场三人一番,做出了最终判断。

“因此倘若我所料不错,这次他们应该是发现了(5)理论的蛛丝马迹。”

老郭顿时一怔:

“(5)?”

早先提及过。

目前粒子领域中的群只有三个,分别是(1)、(2)以及(3),对应电磁力、弱力和强力。

引力理论上应该是(4),不过它不符合规范群的表达式,所以(4)便被空出来了。

目前的(4)是一个纯数学群,可以描述—级数或者直积分解的主要结果,没有对应某个物理框架。

因此(5)这个词单纯从物理圈内的命名习惯上来看,似乎便有些汇总的意味。

莫非说

看着思维有些发散的老郭,徐云连忙再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郭工,您就放心吧。”

“虽然(5)这概念听起来很唬人,而且确实是一个大一统的模型概念,但是”

“它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框架,研究下去啥都不会发现的。”

说到最后。

徐云的眼中甚至冒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神色

大一统理论。

这是从引力和电磁力被发现后就在被讨论的话题,例如老爱的后半生就在鼓捣这两个玩意儿。

后来随着强力与弱力的发现,这个理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它并没有随着粒子模型的发展而逐渐被淘汰,反而在后世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理论。

比如在徐云穿越来的2023年。

威腾的理论、超对称理论都属于有机会登顶封神的大一统模型。

不过另一方面。

研究大一统理论的科学家虽然多,但被淘汰的大一统模型也少不到哪儿去。

比如说理论。

比如说宇宙牌局模型。

比如说定杆框架。

又比如说徐云当年中二期搞的徐氏大一统理论。

再比如

(5)大统一模型。

历史上,(5)大一统理论由eorgi和lasho于1974年提出。

当时的标准模型已经被圈定到了规范群为(3)(2)(1)的规范理论中,而物理学家的普遍愿望是希望底层具有更高对称性,而在低能标下自发破缺得到现有的对称性。

因此问题就变成了怎样的对称群自发破缺完之后,会得到(3)(2)(1)的数学问题。

所以eorgi和lasho便从零开始设计,把粒子物理中的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以及弱相互作用统一到一个规范理论模型中,把重子和轻子放在同一个规范群的多重态中,称为(5)大一统模型。

这个模型的推导机制和汤川秀树早先的过程差不多,论只需一个耦合参数5就可以将标准模型中的耦合参数建立相应的联系。

从数学上来看,这个模型确实还是带着一种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很艺术的美。

不过还是当初提过的道理,一个物理模型只在数学上成立是没有用的,它必须要有足够物理证据支撑。

于是在后来的时间里,整个物理学界都在尝试着对它进行验证。

而验证的方式嘛

自然便是寻找可以衰变的质子了——因为这个模型的核心之一就是质子会衰变。

根据(5)大统一模型的计算,质子的衰变周期应该只有10的三十次方年。

霓虹人为了验证这个数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