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四十八章 在小小的基地里面挖呀挖呀挖,埋大大的种子去偷别人的家!(3/7)

作者:新手钓鱼人
是的。”

叶笃脸上的表情非常凝重,指着上头的数据,解释道:

“准确来说,这是两组极小差值数据得出的模拟结果。”

“第一份数据的环流场参数是14514,第二份数据的参数则被我四舍五入成了1452,其余19组数据全部相同。”

“但是就是这么个微小的差值,最终推导的结果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前者七个小时内天气晴朗,后者却是三个小时后会有一场特大暴雨。”

叶笃正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手指都有些颤抖。

其实早在一周前也就是推导数据模型的那个晚上,叶笃正便和陶诗言聊过了一些事情。

那时候他甚至还给自己的猜测取了个名字,叫做太素系统。

但当时的叶笃正更多还是偏向于一种猜想,并没有太多实际证据支撑。

促使他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不是数据或者现象,而是他在徐云帮助下建立的、气象此前从未有过的气象模型。

然而就在几天前。

一个意外发生了。

当时上级部门鉴于气象中心在天气预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主动提出对气象中心的成员进行物质上的嘉奖。

在给集体申报完奖励后。

叶笃正忽然鬼使神差的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个人不需要任何奖励,只是希望首都够腾出一小部分104计算机的算力帮他模拟一次计算结果,整个推导过程只会改变一个参数。

上级部门经过评估后认为这个要求不算过分,便允许104机配合他做了一次模拟。

然而没想到的是

14514和1452这两个初始参数得出的结果,相差之大如同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发量!

这个结果也惊动了首都的竺可桢先生,于是竺老换了个思路,从中间部分截取参数进行修改模拟。

这次非初始参数的修改虽然依旧在结果上有所变化,但出入程度远远没有第一次那么大。

换而言之

叶笃正所构筑出的模型,对于初始条件极端敏感。

同时这种敏感并非完全随机,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离散态——否则竺老的实验结果应该同样偏散才是。

想到这里。

叶笃正不由深吸一口气,对徐云说道:

“韩立同志,你对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原理非常了解,气象数据方面的造诣也比我深。”

“所以我今天前来找你就是想请教一件事,我们的大气系统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

“是极致精确,还是完全随机?亦或者是某种无限接近精确的近似?”

“”

看着一脸疑惑的叶笃正。

徐云心中,也不由冒出了一股浓浓的意外。

如果说气象多普勒雷达是他在阻尼器那会儿就考虑到的后手。

那么叶笃正此时的情况,就完全不在他的预料范围内了,甚至可以说是远远脱离了他的掌控。

起码徐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

叶笃正居然会越过数值天气预报,直接奔向了

混沌系统!

没错。

混沌系统!

众所周知。

近代物理学界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呈现递进态的,版本不停在优化更新。

首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小牛的绝对时空观。

接着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和不确定性。

第三阶段便是眼下这个时期。

也就是决定论框架中的随机性研究,引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