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九十章 坍塌的墓道(3/4)

作者:新手钓鱼人
是确实有点印象。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

当时考古队在两座洗砚池晋墓中一共发现了五具尸体,其中一号墓的三位墓主人均为未成年人,二号墓则有着一男一女两具骸骨。

其中男性成年人的检测结果,公布在了2016年的考古报告《洗砚池晋墓》中:

此人可能是琅琊武王司马伸的长子司马觐,经过检测,染色体属于3南支—3880+948+。所以当时有关父系染色体的事儿还闹上过热搜,一群人吵得不可开交。

比如说姬周贵族的y染色体单倍群北支,殷商是系南支等等

而就在徐云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潘院士考虑的显然要更实际一些,只见他对张子昂问道:「既然如此张院士,这是不是代表着永陵地基的挖掘工作其实是有案例可以参考的?」

「洗砚池晋墓的挖掘时间在2003年,当时的技术手段都能顺利挖开地基,咱们现在应该更容易才是吧?」

张子昂略微点了点头,不过脸上的表情却依旧很凝重:

「如果单纯从地基也就是地面下方三到四米的区间来说,挖掘经验确实有先例可循。」「也就是我们有能力在不对宝城进行大规模破坏的情况下,打通上层的这块区域,但是」张子昂说完沉默片刻,再次伸手在显像板的区域上一划:

「但是根据重力梯度仪的探测结果,地基之下通往地宫的墓道此时已经全部垮塌了。」

潘院士顿时一愣:

「什么?墓道塌了?」

张子昂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叹息道:

「通过梯度阴影差的解析结果判断,应该是因为土层松动加上洪涝时期涌入了过量的水,导致整个墓道超限坍塌。」

「这是我们未曾预料到的情况,毕竟在此之前我们对下层铜殿的存在毫无了解,整个土层的预设计都是按照定陵地宫进行模拟的。」

张子昂的这番话还真不是推脱。

即便是徐云这个知道永陵内存放着《永乐大典》的人,在重力梯度仪出结果之前都猜不到会是眼下这么个局面:

嘉靖先挖了个坑把「盒子」埋了下去,然后再填土修出了九殿地宫。诚然。

下层铜殿的占地面积很小,除了后殿之外,上层九殿地宫有相当部分区域的上方土层是没被挖掘过的。

但问题是

根据明代礼制,墓道所在的区域必须在后殿的右侧。

也就是无论墓道怎么弯曲,它势必都会经过最起码是靠近动土过的区域。或许一开始的时候,那部分区域土层对墓道的影响确实不大。

但当时间跨度来到460年这个长度之后,那些微弱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加之洪涝水流的冲击,因此在无人知晓的某年某月

整个墓道就这样轰然垮塌了。如此一来。

张子昂等人的面前便出现了一个问题:

哪怕是九殿地宫距离地面都有27米之深,墓道的布局还是蜿蜓曲折状的,实际长度甚至可能破百—定陵墓道的长度就是103米。

因此想要破开如此长的垮塌墓道,难度上恐怕会很高很高。

作为专业的考古从业者,张子昂和翁同等人显然很清楚这一点。因此

在张子昂介绍完情况后,

现场气氛顿时变得有些沉重了起来。唯独

徐云除外。

只见这个对土木一无所知的局外人眨了眨眼,有些懵逼的举起了手:「那个张院士,我有个问题啊」

「为什么咱们挖地宫,一定要沿着墓道走下去呢?」

张子昂看了他一眼,想都没想就答道:

「当然是为了锁定地宫入口了,只有确定了地宫入口,我们才能确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