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5章 粒子的真正身份!(上)(3/5)

作者:新手钓鱼人


历史上第一个发现这个宇称不守恒的应该是红楼梦的贾瑞,可惜曹雪芹去世那会儿诺贝尔奖还没出生,咳咳

至于电荷不守恒也差不多同理,不过它的正式名称叫做电荷宇称不守恒:

一开始物理学界认为电荷宇称守恒,结果1964年的时候克罗宁和菲奇在介子的放射性衰变中,发现了介子没有遵循已有的镜像对称和电荷对称。

因此这个+,就是双重对称破缺,也叫破坏或者破缺,具体看个人的叫法。

顺带一提。

解答对称性破缺的人正是此前在霓虹进行实验的小林诚,他和他师兄益川敏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很有名的小林-益川理论。

视线再回归现实。

听过波利亚科夫的问话后,杨老拿起报告再看了几眼,说道:

“.大家应该都知道,破坏虽然是个常见的词组,但目前同时符合双重对称破缺的粒子并不多。”

“很多时候破缺的都是宇称守恒性,而非电荷宇称,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

“能够发生电荷宇称破坏的粒子,数量上是可以统计的出来的。”

威腾听懂了杨老的意思:

“杨,所以你觉得可能是哪种微粒引发了电荷宇称破坏?”

杨老看了他一眼,思索道:

“π介子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π介子被Λ4685超子‘赠与’给了盘古粒子.唔,这句话里头还是用孤点粒子吧。”

“另外介子也不可能,因为它有一个奇异性的本征态,我们并没有观测到这个本征态鼓包。”

“至于中微子显然更没有可能性了——它在今天之前都还是暗物质候选呢。”

听闻此言。

一旁的大卫格罗斯插了句嘴:

“o杨,你认为可能是或者玻色子引发的异常?”

杨老轻轻嗯了一声,转头看向了一旁没过来的费米实验室代表布鲁斯·阿诺尔:

“是有这个可能,你们还记得22年费米实验室对玻色子超重的那篇研究吗?”

威腾微微一愣,旋即脱口而出:

“你是说: 10.1126/?”

杨老点了点头。

杨老所说的这篇研究发表于2022年4月,当时《cience》还史无前例的给了它一个巨大的首页大封推。

文章的内容很简单:

费米实验室的专家对evatron对撞机2002年至2011年这10年间产生的玻色子数据进行了持续分析,发现玻色子的质量为80433±9.4e,这一结果比标准模型的预测值重了76e——相当于差出去了了152个电子的质量。

并且这一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的偏差达到了.

7个σ。

早先提及过。

在粒子物理中,5个σ就能算得上一项真正意义上的物理新发现。

更关键的是.

在标准模型当里头,玻色子的质量是希格斯机制给的:

希格斯机制让(2)(1)的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产生oldstone玻色子。

然后玻色子吸收了oldstone作为自己的纵模,由此获得了质量。

玻色子的质量大于标准模型的预言,要么说明希格斯机制有问题。

要么就是

在某个区域里,存在有一颗全新的基础粒子。

目前全球的物理学界都在等着的验证,毕竟这是目前全球最权威的一台设备。

而则像是个起点断章作者一样,天天嚷嚷着就快开始了,但始终却不开机。

总而言之。

很多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