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5章 近代华夏物理学史的三两事儿(本章(3/5)

作者:新手钓鱼人
道造这种谣的人到底是个什么心态,拿着别人的故事去二创自我感动。

即便没有这种事,赵忠尧院士的地位和贡献本就很崇高了。

更别说阎裕昌先生后来一直在为冀中供给部制造地雷,是冀中平原轰轰烈烈的“地雷战”的灵魂人物,在1942年被俘虏后壮烈牺牲。

这样一位烈士的事迹却被某些营销号抹去嫁接,真的是无耻至极。(这段情节写完我才发现占了很大板块,但想了想还是不删了,介绍了那么多外国近代物理的故事,我觉得有必要写点咱们自己的近代物理史)

话题再回归原处。

赵忠尧院士除了实际贡献之外,最知名的就是他的长远目光。

或许是由于他和钱老都被海对面限制过人身自由的缘故。

赵忠尧院士回国之后,就始终将海对面视为了假想敌。

同时在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成立当天,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当时他的手上拿着一把沙子,对台下道:

“看到这些(沙子)了吗?比起飞机大炮,我们更要关注比沙子更小的领域。”

“几十年后,海对面别说让我们研究沙子了,他们很可能连握住沙子的机会都不给我们。”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华夏搞出了原子弹,甚至搞出了氢弹。

天宫飞上苍穹,嫦娥登临广寒。

但唯独高能物理领域,华夏没有一丁点儿的话语权。

一个∧符号,就能喊出不知道多少种口音。

什么兰布达,纳木达,甚至卡布达都出来了

所以此时此刻。

周绍平等人激动的不是单纯的成果被认可,也不是因为今年将会诞生第一位获奖时是华夏国籍的物理学诺奖得主。

而是因为

盖在华夏身上70多年的那道封印,彻底的被揭开了。

今后提及暗物质,就必然要提及华夏!

同时那些中立甚至友善的机构.尤其一些不同于iner实验室这种专项暗物质研究、但却对暗物质或者暗能量有需求的实验室,也必须要承一次华夏物理学界的情。

别以为这种承情在科学界没什么用。

对于入学推荐信大于成绩的欧美科学界来说,一份这种性质的人情可谓无价。

除此以外。

这则消息对于国民科研情绪的调动,同样难以估量。

这些年由于一些外部抹黑以及内部自身问题的缘故,华夏科研圈在舆论端的口碑之差,可以说仅次于国足和娱乐圈。

但就像国足有很多新闻其实是失真的一样,华夏科研圈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误解。

诚然。

这几年确实有一些涉及到院士学术不端、或者桃色交易的新闻爆出。

但从2019年1月到2023年1月,四年间爆出学术不端或者桃色新闻的院士数量总共才四位。

而华夏的两院院士有多少呢?

1700人!

很久很久以前就说过一句话:

在任何事情上,用个例去否定一个群体都是很不公平的。

不知道有多少潜心搞科研的院士,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成了米虫。

但这种事儿你去解释,人家就会回你一句话:

为啥华夏没有顶尖成果产出呢?

这句话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错误的,国内其实并不是没有一流成果,而是很多成果大众压根就看不懂

比如之前提及过两次的大亚湾中微子振荡矩阵角测量成果,发布时间就在几个月前,业内堪称震动。

可有几个普通人知道呢?

还有反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