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修真资料(2)(2/6)

作者:枫叶12号
神不知,好梦变成财和宝,歹梦化作水和泥,言言哉”。只要念三遍,奸梦自然保住好运气,坏梦自然化作水和泥”。

另《酉阳杂俎》载有也许是来自佛教的避恶梦咒唐雍益坚云,主夜神咒,持之有功德,夜行及寐,可已恐怖恶梦。咒婆珊婆演底。《玉匣记》中,有按十二支日佩戴安贴的镇恶梦符(图3-2)。其法是含净水一口,右手持刀,振六七下,面东食之。咒曰:“赫赫阳,日出东方,此符断却恶梦,拔除不祥,急急如律令。敕。”以上诸符,俱用黄纸朱书,并依十二支日佩戴安贴。

打喷嚏,在民间被认为是有人思念或有人在背后咒骂自己。《诗经终风》说:“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氏笺》云:“我其忧悼而不能寐,女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毛传》则把“嚏”字解释为事情不顺利。所以打喷嚏是别人在利用咒术咒自己,是自己将有不祥的事情发生的前兆。

自己打喷嚏若是不吉利之事,别人打喷嚏也令己不愉快,《中华风俗志》曰:“清晨对人作呵欠,人必不愿意。”这里的呵欠与喷嚏的意思是一样的。明朝朗瑛的《七修续稿》中也谈到了别人打喷嚏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唐玄宗友爱诸昆弟,一日同宁王饮食,宁王挫喉,喷食上髭,王惊愧不安,玄宗亦不怿。”

对付打喷嚏的办法,最好是以念咒禳解。《容斋随笔》卷四说:“今人喷嚏不止者,必食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坚瓠三集》卷二云:“今人喷嚏必唾曰:好人说我常安乐,恶人说我牙齿落…”河南林县等地的许多人认为,新年五更起床时打喷嚏是最不好的事,是凶兆的征兆。因此,除夕夜大人要嘱咐孩子,五更起床时要赶紧下炕(床),脚一踏地再打喷嚏就不怕了。鄂温克族认为打喷嚏或是有人在思念,或是有鬼在思念。人思念无妨,鬼思念会有灾。因此,鄂温克族在听到有人打喷嚏时就说:“祝想你的人活一百岁,愿想你的鬼掉进火里烧死。”以此来破除打喷嚏可能带来的厄运。这些自我宽慰的做法,反映的正是逢凶化吉的心理。

禳解喷嚏之符咒从功能上看也可归入反诅咒反厌胜类符咒,而这里所介绍的,则主要是反巫师(邪师)和反木匠的诅咒与厌胜方面的符咒。

厌胜,又称厌魅、魇魅,即用法术害人。传说厌胜之术始于姜太公。《太公金匮》中说,周武王伐纣,天下归服,只有丁侯不肯朝见,姜太公就画了一张丁侯的像,向这张像射箭,丁侯于是生起病来。当他知道是姜太公捣的鬼,便赶紧派使臣去向武王表示臣服。姜太公在甲乙日拔掉了射在画像上的箭,丙丁日拔掉了画像眼睛上的箭,庚辛日拔掉了画像脚上的箭,丁侯的病就好了。这类传说虽然是些无稽之谈,但由于古人的迷信,这类巫术竟在中国历史上导致了一些政治事件,其中最有名的是汉武帝时的巫贵之变。

像秦始皇一样,汉武帝也想长生不死地永远统治天下,因而他特别怕死,特别怕别人诅咒他。当时汉武帝身体不好,在甘泉宫养病。他有一宠臣江充,因与皇后和皇太子关系不好,害怕一旦汉武帝去世他会遭殃,于是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对武帝讲,武帝身体不好是因为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汉武帝于是任命江充专门调查巫蛊之事。江充伙同一个胡人四处栽赃陷害他人,严刑逼供,牵连无数的人,造成了一种恐惧的气氛。江充又说宫中有巫蛊之气,于是进皇宫搜查,在太子刘据的宫室中挖出了一个桐木人。

太子刘据知道江充要陷害他,便与师傅石德商量对策。石德认为皇帝极怕巫蛊,现在在太子宫中挖出桐人,无论怎样辩解也讲不清;况且汉武帝住在长安郊外的甘泉宫,想见一面都办不到,只好先以皇帝的名义逮捕江充,审讯出他陷害人的手段,再作道理。刘据于是集合了宫中的武士和宾客,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