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你的人,你凭什么替他们担保?”嬴政语气毫无起伏,却带着明显的压迫感。>
嬴政这话有两重意思。>
其一,是说扶苏会包庇自己人,存在亲亲相隐的可能。>
其二,是说扶苏身为这些人名义上的‘首领’,自己身上尚且不干净,又如何能替别人作保?>
扶苏也不争辩,直接俯首跪下回道:>
“儿臣手下之人的所作所为,皆出于儿臣一人之意,若有逾矩犯禁之举,其罪皆在于儿臣一人。”>
“儿臣甘愿俯首认罪,请父皇对旁人网开一面。”>
“你认罪?”嬴政目光低垂,眼神中看不出任何情绪,冷漠的质问道,“你如何认罪?”>
“身为朕的儿子,你……能认何罪!?”>
秦法极重连坐,可以说但凡大罪,犯罪者的家小都会牵扯进去。>
但这一条在扶苏这个皇子身上肯定行不通——总不能把始皇帝这个当爹的给剐了吧?>
除此以外,徒刑及死刑,都不可能落到一名皇子头上——杀了肯定不行,罚去服苦役修地球损伤皇室脸面。>
至于墨刑、劓刑、剕刑、宫刑等刑罚,更是想都不要想。>
当年秦惠文王犯法,正值商鞅变法,于是被抓了典型。>
结果他这个太子还不是屁事没有,反而是太子太傅公子虔被施以劓刑。>
虽说扶苏不是太子,甚至属于完全失势的皇子,但身份依旧高贵,揪他两根头发姑且不跟你计较,谁敢给他上肉刑?>
嬴政自己也舍不得啊!>
不喜欢归不喜欢,但虎毒不食子啊。>
别说扶苏现在什么都还没做,就是真的造反了,嬴政都说不好自己能否狠下这个心。>
扶苏现在大剌剌的把所有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就和一个皇帝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样。>
谁还真能治你的罪啊!>
“若父皇觉得儿臣的手下有罪,扶苏愿自请流放辽东岭南,以正法纪。”>
扶苏提出了一个真正靠谱的解决方案。>
所有带有直接伤害的刑罚不能用,那就用不带伤害的——也就是流刑。>
当然,他的流放和常人肯定不会一样。>
一般来说,流刑就是把犯人流放到各处苦寒之地,比如北地三郡(雁门云中九原),比如辽东之地,又比如新设的岭南三郡。>
帝国的刑罚主要有两类目的,一个是单纯的惩罚,以警示他人不要犯法,一个则是以刑罚为名取利,比如徒刑,本质上就是抓苦力。>
流刑也属于更重取利的刑罚,将犯人流放偏远苦寒之地,本质上是为了给那些地方扩充人口。>
正常来说,谁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往北地边疆跑,更不要说辽东岭南这种远到天边的地方了。>
但这些地方又需要人。>
环境不好归环境不好,但价值还是有的,不仅能种地,江河湖泊,山林沼泽之类的也是应有尽有,甚至还有矿藏等高价值区域。>
至于百姓活得好不好,那不是朝廷该考虑的事情。>
不过糟糕的环境注定了这些地方少有外来人口主动迁入,本地人口的繁育能力也很有限,几乎永远处于人口不足的状态。>
朝廷需要人,但朝廷也不能平白把人往那里赶——大规模的强制迁徙偶尔会有,但不能老是这么干。>
因此就有了流刑的必要。>
严格来说,扶苏已经经过了一次流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