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0章二架子师(2/4)

作者:丘清鲤
外收割了海量财富,官府富得流油,下拨给军方的资源翻了两倍。

兵部从来没这么阔过,立刻就准备采购一大批新装备,可申请报告却被聂伤打了回来,说一切带铜的东西都不准买。

原来耆国的铁器马上就要成规模了,军中现存的青铜武器完全够用,铸铜钱的铜都不够呢,没必要再浪费铜。

“不让采购带铜的?”

兵部官员看到这个命令,一下懵逼了。

所有军备中,好像除了军服草鞋之外,什么都带铜。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添置了大批车辆和马匹,虽然车辆也用到铜,好在聂伤没有细究,也批准了。

接下来该干什么呢?兵部中官革叔拿着钱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想来想去,只能用在训练上,便抓住戍卫军和架子师军官猛训,好像不把钱花完会吃亏一样。

于是这一年的军事训练频率和强度骤然增大,一众军官被训的面无人色,都暗叫吃不消。

这日的月终大训,国主聂伤也要参加,说要检验训练成果。兵部对此异常重视,紧急扩大了规模,又征调了三千民兵来参训。

聂伤之所以来视察军训,主要原因是军方刚刚把新的军制推行下去,他要来看看到底适不适用。

新军制是他和兵部共同修改制定的,核心内容就是顺应国内社会形态的变化,彻底打乱领主和属民在军队中的联系,组成一支完全不受隶属关系影响新式军队。

因为耆国各个产业生产技术的飞速提升,劳动力创造财富的效率越来越高,使得劳力价值也随之飞涨。

单以农业来说,以前一家五到八口人,使用落后的耕种技术,要种将近一百亩地(后世三十亩左右)才能养活自己,井田制就是因此而形成的。

但是现在,耆国土地的亩产增长了三成还多,一家人只要种三四十亩地就能达到一百亩地的效果。

高产技术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多出来的土地也需要人手耕种,这就使劳动力价值飙升,平民和奴隶都成了抢手货。

各地领主占有了大片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耕种,只能不断改善领地属民和奴隶的待遇,以求他们不要被他人挖走或者偷懒不干活。

平民和奴隶的地位随着大幅提升,腰杆更硬了,可以和领主讲条件了。

领主不得不让利给他们,割出土地给平民耕种,自己只从收获中分成,形成了地主和雇农的关系。

因为奴隶的积极性太低,产出还没有雇农高,一些有远见的奴隶主便和奴隶签订协议,释放奴隶为平民,但要奴隶为他们耕种。实际上也是地主雇农的关系。

这种变化在耆国本来只有一些萌芽,但随着耆元的面世,巨量资源涌入,劳动力价值一下被推高了好几倍,领主对平民和奴隶的争夺更加激烈。

在此冲击下,耆国竟有不稳之态,一些贵族看清了形势,及时转向主雇关系,但大部分都茫然不知所措。

聂伤也没有想到社会剧变会来的这么快,立刻通知官府,引导全国领主转变思想,迎接地主时代的到来。

绝大部分领主醒悟过来后,都响应政府号召改变了从属关系,但还有一些保守的贵族死守不改。

官府也不强迫,坐看这些保守之人被社会毒打。

坚持了没多久,领地属民就跑光了,奴隶变本加厉的偷懒、搞破坏,保守势力焦头烂额,急忙认错改制。

可是已经晚了,宝贵的劳动力资源都被其他家族抢光了,只能示好自家奴隶,依靠释放的奴隶雇工耕种,先天就比其他家族虚弱了许多。

社会关系发生了改变,军制当然也要改。

以前碍于领主的利益,军中的基层单位,都是领主带领着自己的属民组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