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人生那么长,你我才多大。为何不努力下去?或许一载两载,不能成功。那就努力三载四载。一直努力下去,朕相信,只要努力,终会成功!”
王献之摇头,他告诉司马聃“陛下,若是要动士族,晋国会乱。朝廷会废。陛下再也不是陛下。”
司马聃愣住了,手里的手巾,掉落到地上,他的手指微微颤抖。
王献之长叹一口气,低声言道“陛下,献之如今只想让天下恢复太平,减少百姓之苦。”
司马聃声音颤抖地说道“天下太平之后,你便要离开朕?”
王献之摇头“陛下,献之只是远离庙堂,仍然是陛下的好友。莫非,陛下从未将献之当好友?在陛下心中,献之一直是臣?”
司马聃猛地摇头“非也!朕以真心对待王七郎!王七郎乃朕唯一知己!”
司马聃自小生活在宫里,认识的人有限。而王献之,是最特别的人。王献之不单送司马聃很多小玩意儿,还教会了司马聃很多事情,让他见识不一样的世界。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家君年过知命,献之害怕了。”
司马聃愕然,目光不解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低声言道“献之害怕失去。”
司马聃思量了一下,缓缓问道“王七郎担心王右军会离你而去?”
王献之颔首“是也。蓦然回首,细想这些年。献之未曾好好陪伴父母。实乃不孝。”
司马聃沉默。
在司马聃出生后未到周岁,便被册立为皇太子。刚册立为太子不过两日,康帝便驾崩了。司马聃没有体会过父慈子孝。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家君与家慈虽然不曾与献之提起。但是献之知晓,家君与家慈心里是希望献之留在二老身边的。献之身为幼子,常年在外奔波,家君与家慈心里必定在为献之担忧。”
司马聃垂下眼眸,低声说道“所以,天下太平之后,王七郎便要退出庙堂。无论是为了大局,亦或是为了你的亲人,你都要离开。王七郎可曾记得,你曾经言过,要改变选官制度?科举选拔制,卿是否记得?”
王献之点头“献之记得。献之一直在改变。”
司马聃抬头,怔怔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徐徐言道“陛下,近几年学无止境一直在为朝廷培养人才。学无止境,乃晋国第一学府。学生毕业后,将来可推荐入朝为官,为国效忠。若是直接提出改变选官制度,提出科举选拔制,诸位公卿必定反对。故而,献之几年前,便建议家君开办学堂。学堂发展至今,教学制度已经成熟。从招生到毕业,学无止境学堂一直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家塞选贤良。”
司马聃愣住了。他没想到,王献之一直在做这件事!
王献之淡笑着告诉司马聃“献之虽然离开庙堂,但是会在学无止境,为陛下培养人才。若是陛下想念献之,可召见献之回京。”
司马聃心情复杂。心情从开始的委屈与愤怒,变成了愧疚与失落,甚至还有几分感动。
司马聃迈开脚步,走近两步,伸出手抱住王献之“晋国得此良臣,朕得此良友,乃上天厚爱!”
王献之伸手拍了拍司马聃的后背。
司马聃松开手,擦了擦眼泪,他心情好转,问王献之“王七郎,你当真是天人转世?”
王献之轻笑起来,笑容郎朗若清风。他言道“献之不过是区区凡人,如何敢比天人?”
司马聃摇头“民间皆传琅琊王七郎乃天人转世,救济苍生,改变天下。朕以为,此乃真话!自王七郎入京后,改变了建康,改变了朕,改变了晋国,乃至改变了天下。朕相信,王七郎必定是天人转世!是上天派来拯救苍生的英雄!”
王献之笑着摇头“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