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五章:徐宁初露峥嵘 红娘柔肠百转(1/5)

作者:顾知过
徐宁火烧东厂的事儿很快传遍宁波,以至于街头巷尾都是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宁波是一个大阜,但是数年来除了倭寇侵袭之外,一直都安稳无事。因此这件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

“听说这徐宁原本是宁海卫的一个军户,才刚刚调任南塘百户所不足三日。在宁海他还有一首无名诗,作的甚好。”黄鹤楼上,几个青年举子正在饮宴喝酒,昨日南塘大火,他们也有所听闻,自然而然话题就聊到这场大火上。座中几人都是江南秀才,其中又以唐寅最为出名。

方才说话的是唐寅的同窗,张灵。

唐寅身穿一身襦衫,时年刚刚二十六岁。举着酒杯冷笑一声,道:“一个破落军户,能有什么好诗?”

张灵道:“唉,伯虎兄莫要乱说。人人都知道,伯虎兄乃是江南赫赫有名的四大才子之一,可惜今天另外三位仁兄不在——伯虎兄于诗文鉴赏有极高的造诣,我前几日背了下来,伯虎兄可以略作一二评论。”

张灵清清嗓子,走到窗前,背着双手来回踱步,半晌后才开始抑扬顿挫地念诗:“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张灵身材高大,吟哦之际,潇洒倜傥,念来确实极为好听。

众人听他念罢,纷纷鼓掌叫好。唐寅愣了一下。张灵回到座位,道:“我看他的诗,虽然不甚工整,但其中有几句甚是发人深醒——譬如,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做故乡。甚荒唐,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子均兄说的是,只是徐宁乃是区区一个军户,缘何会有如此学问?”同座陈桓不解道。

张灵摇摇头,道:“这就不知道了。他家里世代军户,未曾有过什么读书人。据传此人与山东响马盗崔敬亭还有关系。”

“此人可真是复杂。他刚刚到宁波,缘何又与东厂起了冲突?”

张灵笑了笑,道:“这事我也有所耳闻,据说是因为脏银分配不公。东厂势大,这些朝廷鹰犬嚣张的狠,虽然锦衣卫同属朝廷,但东厂一直都想压住锦衣卫。就说这南塘地面,东厂把所有商户的例银都收走,锦衣卫自然收不到,徐宁不服,因此便火烧东厂。”

众人皆鼓掌大笑:“烧得好,狗咬狗一嘴毛。”

几人正说着话,忽然从楼下上来一个女子。这女子用黑纱遮面,样貌看得不是太清楚,但是瞧着身形,玲珑婀娜,想必是个极漂亮的胚子。这女人自己单独一人坐在角落里,低声吩咐店小二上两个小菜,自己吃起来。

众人因为这女子上来而被打断,这时谈兴又起。唐寅放下酒杯道:“我看徐宁这诗文也作得马虎。似这等诗文,在座的诸位都能做出来。嘿嘿只是这人一个朝廷鹰犬,能有如此才华,倒是稀罕的紧。”

“伯虎兄此言甚是。”众人纷纷称是,末了,那几个人又道:“唐兄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理应为我江南才子争口气,莫如与那徐宁斗上一斗。”

唐寅得意道:“他乃是一个军户,与他斗诗文,实在太欺负他。”

“这倒也是。可惜此人在宁波名声大噪,如今又烧了东厂,也不知上面如何决定。恐怕他要被阉人弄死。”

“哈,那咱们就坐看好戏。”唐寅笑道。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唐兄,再过几日便三月三诗会,不知伯虎兄到时候又要拿出来什么样的诗词文章?有伯虎兄在,咱们就不可能输。哈哈。”

唐寅道:“诸位到时便知。来来来饮酒,不说这等事情。”

几个秀才又饮酒作乐起来。在一旁角落里安静吃饭的女子,什么时候下楼,他们都没注意。这女子其实一直都在侧耳仔细倾听他们的谈话,听到徐宁的名字,不由浑身一震,又听他们说些什么作诗之类的话,更是不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