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章 天下第一楼 一(1/2)

作者:一叶知秋
最近这一段很难写,主角要由文入道。

——————————

第七章

楚国京师与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大为不同。以墙筑城,其形如池,是之为城池。而世上绝大多数的城池,也都是四面以城墙围之。而楚国京师最大的不同,也正就在于此。

京师只有三面有墙,分别是西、南、北这三面。而在东面,则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以水为墙。这水便是有天下第一湖之称的庭湖。

庭湖方圆八百余里,由多条大江大河汇聚而成,其中最大的一支,当数由京师穿城而过的沅江。庭湖东接长江,浩浩汤汤,纵横八百,一派烟波浩淼色。湖形狭长,在距离京师三十里处,有一座君山突兀横穿而出,在湖面形成一半岛。这山的出现使得本就狭长的湖面,更显拥促。而楚国也就在此,设立水关,使之成为京师的东大门,与岸上的旱关成对峙之势。后来,因有人发觉这不能对京师形成绝对的保障。

于是当时楚国的皇帝,发动民役二十万,将整个君山填满,阻断庭湖。又重在山的中断开山为河,使之成为京师的东屏障。同时,南北两面还与城墙相连。将京师围了个严严实实。而如此一来,小半个庭湖也就成了京师的内湖。

天下第一楼本叫做凌虚烟波楼,位于庭湖畔,楼高五层。本来这楼原本不叫凌虚烟波楼,而是叫做黄鹤楼,而且只有三层。后来又重新加了两楼,而且这两楼并非原来那样,只在楼上加楼,而是悬湖而加。也就是这两层,是悬空在湖面之上,远看就如同倒置的楼梯一般。这楼一建成,便震惊天下,誉为千古第一奇楼。

因为四五两层架悬于湖面之上,每日里,湖面水汽升腾,整个楼便隐没于烟波迷雾之中,平添几分出尘之意。因此,这名字也被叫做了凌虚烟波楼。

这楼若只是建筑之奇,倒也还当不得天下第一这个称号。之所以有这么个称呼,只因为这里自黄鹤楼起,便是天下文人士子汇聚之所,无数墨客骚人常游览此地。留下无数传世诗文。

而自凌虚烟波楼成后,这里更是鼎盛。到得后来,有豪门世家发现这一状况后,便每日里都有专人在此守候,一发现有杰出之士,便出面招揽结交,以期为其所用,蓄养为门客。如此一来,这里竟就成了楚国除科考外,各豪门世家又一取士之处。

而到了最近几十年,楚国朝纲**,科考弊端丛生,许多有才之士不屑参考。反而是到这凌虚烟波楼来一展所学,以期为某豪门世家看中,从而平步青云。到后来,皇家居然也参与其中。使得这凌虚烟波楼更是名声大震,竟隐隐有了超过科考的势头。

其时已是五月,春夏交接之时。这凌虚烟波楼才刚营业,楼下三层便已经坐满了人。上面两层,同样也是坐满了大半。之所以生意如此之好,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朝廷的科考才刚结束。许多落榜的士子也不急着回去,而是来这楼中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被某大家看中,招揽入府。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真正有才学的基本上是早在二月间便已经被展览走了。而次一等的在三四月间也各有了主家。到了现在还生下来的,基本就是最差的了,最乏人问津的。可偏偏又是这类人最多,而且大多还是自以为是,眼高手低,只会夸夸其谈之辈。

不过,这其中却也不乏有真才实学者。他们或是怀才不遇,或是自命清高,或是无意仕途,纯粹只是来凑凑热闹,或者就干脆是来这里交几个至交好友的。不过,这些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多为脾气怪异之辈。否则,他们也早就投身豪门之中了,而不是像现在这般。

这凌虚烟波楼既然分有五层,你能够进那一层,自然也是和你的身份、才学和钱袋挂钩的。一个迂腐潦倒的落魄文人,自然是不可能上到第五层的。同样,满腹智机而多金者,自也是不屑在第一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